宫音治疗对早产儿早期生长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运用中医五行原理,将宫音治疗应用于早产儿,评价宫音治疗对早产儿早期生长的影响,以期寻找安全、有效、廉价、简便的方法,从而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胎龄34-36周能耐受喂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规范诊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宫音治疗,治疗从生后第二天开始,音量控制在40-50dB,在喂养前30-60分钟开始,30分钟/次,一日2次,12天为一疗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以及奶量增加情况等;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MOT)、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清生长激素水平(GH),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统计学分析;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治疗第6天及治疗结束后进行快速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tomated 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 AABR)检查,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早产儿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的相对增长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早产儿治疗后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血浆MOT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F-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GH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IGF-Ⅰ与体质量、身长呈正相关,血清GH水平与体质量、身长、血清IGF-Ⅰ水平均无相关性;7、治疗前后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治疗第6天及治疗后对早产儿进行AABR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1、宫音治疗可促使早产儿奶量的增加,有利于早产儿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体质量的增长;2、宫音可提高早产儿血浆MOT水平,健运脾胃,改善早产儿脾胃运化功能;3、宫音治疗可提高早产儿血清IGF-Ⅰ水平,IGFⅠ与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呈正相关;宫音治疗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4、宫音治疗前后早产儿血清GH水平无明显变化;血清GH水平与早产儿体质量、早产儿身长无相关性,与血清IGF-Ⅰ水平亦无相关性。5、宫音治疗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式发生巨变。互操作协议标准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效率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程度不高、异构系统互操作
科学技术近些年来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越来越多的领域之中开始对无人机遥感技术有了广泛应用,该技术的应用使各个领域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比如使数据准确性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测量技术水平提升等。学术界对于无人机技术始终比较关注,试图在遥感定位探测领域对其进行应用,进而使传统遥感技术之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弥补。为了使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降低定位系统发生误差的可能性,文章之中尝试以构建定位
目的总结于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结果HFMD合并脑炎的临床特点为发热、精神差、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