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巴公路为导向的“中巴经济走廊”纵贯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结果,由多地块、多岛弧旋转拼贴而成,地质演化过程、地质结构及地形地貌条件极为复杂。研究区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位于帕米尔推覆构造的前缘,构造活跃,强震频繁,区域稳定性极差,加之高寒区冰川融冻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导致该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中巴经济走廊工程建设和运营威胁巨大。本文主要对研究区内“中巴经济走廊”的导向工程——中巴公路国内段沿线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本论文在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梳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研究区内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物广泛发育,在公格尔和慕士塔格山麓的冰碛物堆积体中发育有滑坡群,其规模大,冲程远,中巴公路从滑坡体上穿过。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定点确定了滑坡的范围,依据OSL测年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此两滑坡发生的年代为距今6.1-7.0 ka。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当有强震发生,地震加速度达到0.5g时,斜坡发生失稳。此结果也说明公格尔拉张系内分布广泛的冰碛台地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由于该区强震频繁,冰碛物台地失稳对中巴公路(中国段)形成危害是潜在的,需要引起关注。冰川泥石流沿着中巴公路(中国段)两侧密集发育,泥石流的发生对公路的影响是破坏性的。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冰川泥石流进行防治,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流域内地形坡度、流域面积、流域高程差、松散堆积体分布、沟谷冰川系数五个因子对公路沿线的冰川泥石流进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公格尔山北坡至西坡,慕士塔格西麓和木吉盆地东北缘盖昆山三个地区的冰川泥石流的易发性较高,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依据评价结果,对中巴公路2km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冰川泥石流风险分段,一共将其分成11个路段。中巴公路盖孜河谷段不仅冰川泥石流风险高,也发育密集的溜石坡,是中巴公路的咽喉路段,基于前述冰川泥石流易发性结果,结合现场查明的溜石坡灾害,以及工程地质岩组、地形坡度、活动断裂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谷段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将中巴公路盖孜河谷段依照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分成1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