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70后”作家及其相关的文学作品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讨论“70后”作家,“遮蔽”是一个关键词。“遮蔽”的提出与对“70后”作家的尴尬处境的基本判断有关,即处于群体、商业、前辈三座大山的夹击之中,但是“70后”作家经典化道路之艰难,恐怕不止是这“三座大山”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把“70后”作家的作品作为一个正面处理的对象,一方面把“70后”作家出场时的争议以及“遮蔽”概念的生成过程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中去,探求争议事件对“70后”作家整体文学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从“70后”作家的成长背景与其作品的精神特质出发,提出了“城镇青年”这一典型形象。“城镇青年”这一形象深深扎根在“70后”作家与小城镇的亲密地缘关系之上,地缘关系让“70后”作家笔下的小城镇题材有了现实基础,城镇题材也不约而同地发展为这代人的重要面向。乡村在莫言、贾平凹、阎连科等“50后”作家笔下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创造高潮,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农村意义系统逐渐萎缩,小城镇的意义系统逐渐丰满,“70后”作家笔下的“城镇青年”无疑能够成为小城镇文学之中的典型形象,也为年轻作家的书写空间做了开拓。更为重要的是“城镇青年”所展示出的,诸如,“70后”作家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过度关注,以及对成长、身份、世界等含义的空洞理解,还有对形而上的存在和意义的过度追问,使这类形象对现实的发言能力和介入方式看起来软弱无力。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70后”作家的两次出场和“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研究综述,以及“城镇青年”与“70后”作家的关系。“城镇青年”是“70后”作家贯穿始终的一类形象。之所以把他们作为形象整体提出,主要源于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从时间上看,“城镇青年”形象中蕴含的青春、成长、怀旧凝聚着一代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从空间上看,“城镇青年”随着城镇化一起成长,背后隐含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依旧存在。第二部分即第一章,探讨了小城镇作为一个文学地理空间书写的阶段性变化,对书写小城镇的文学作品进行简单梳理。可以看出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开展,小城镇从一个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地理空间,其地区想象越来越接近都市,即从乡镇到城镇的转变。这种梳理有助于我们比较“70后”作家笔下的“城镇青年”与之前小城镇青年形象的不同之处,对“城镇青年”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辨析。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70后”作家的小城镇作品中多重空间书写对“城镇青年”形象的影响,即形象的生成。不管是城内空间的围困、移动空间的在路上,还是城外空间中的都市想象和叙事想象,均形成了空间对人的挤压。在多重空间的合力作用下,“70后”作家笔下的“城镇青年”呈现出浮躁又现实、矛盾又坚定、彷徨又决绝的复杂面貌。第四部分第第三章,重点探讨了“70后”作家笔下的“城镇青年”类型。不管是“隐匿者”、“游荡者”,还是“行动者”,他们都展现了一种共同特质,即夹缝状态下的焦躁。第五部分即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70后”作家的精神维度,即成长的规训、意义的焦虑、全球化时代的精神想象等。“城镇青年”对自身成长的拷问、对身份的怀疑、对世界与自身位置的思考,都蕴含着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70后”作家笔下的“城镇青年”形象的意义。首先这类形象让读者看到了整个“70后”在外向的人生道路选择和内向的心灵世界都遭遇了困扰和挫折,揭示出城镇青年在时代的转型和断裂中,遭受的动荡和迷惘。其次对形而上的存在和生命意义的过度追问,反映了“70后”作家较为保守的文学观,这也成为了他们被遮蔽的真正原因。最后城镇青年可能成为一个节点,开启他们下一阶段的“中年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