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神化、人化——论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探索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998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19世纪后期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以其丰富的航海经历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白鲸》无疑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内容最为丰富,也是最富赞誉和好评的一部。  一个多世纪以来,很多文学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过该作品。但较少有学者注意到《白鲸》中动物的重要意义,将《白鲸》的研究与动物联系起来。本文作者通过对《白鲸》的细读发现,麦尔维尔在作品中对动物有着复杂的看法,体现为动物的物化、神化和人化三种倾向。本文试图以动物为切入点,运用生态批评,结合社会学、宗教神学、伦理学中动物相关的理论对《白鲸》中的人与动物的关系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进行研究。  全文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介绍麦尔维尔生平及其作品简介,并对作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尤其是对《白鲸》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指出研究不足。其次,对生态批评理论和西方动物观相关的知识进行介绍,陈述论文观点和论文框架。  论文主体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从《白鲸》中动物的物化入手,以动物工具论为中心进行论述。本文认为在该作品中,麦尔维尔对动物的物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表现。一是动物作为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工具,二是动物作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工具。第二章主要从《白鲸》中动物的神化入手,以动物神圣论为中心进行论述。本文认为在小说中,麦尔维尔对动物的神化主要通过两种存在加以体现,其一是圣洁的存在,动物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物,具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崇高性。其二是危险的存在,动物作为道德训诫的代理人,披上了一层宗教色彩,受到人类的绝对敬畏。第三章主要从《白鲸》中动物的人化入手,以动物伦理观为中心进行论述。本文认为麦尔维尔对动物的人化通过两方面来表现。一是将鲸类等动物看成是海上的居民、生命的主体。动物同人类一样,理应有自身的价值,生存的权利。二是通过人与动物的共存和互动,进一步追求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最后是结论部分。本文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动物在《白鲸》中的重要意义。麦尔维尔在小说中将动物物化、神化、人化的三种动物观看似糅杂共存,实则层层深入。笔者认为《白鲸》是麦尔维尔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全新定义,是他逐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对动物、生命、乃至自然的大胆探索,极具开拓性和警示性。  本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有以下两点。本文以动物为切入点,是生态批评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研究的进一步挖掘和延伸,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其次,国内外对麦尔维尔作品中的动物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作者希望该论文可以做一些补充。此外,本文对于《白鲸》中人与动物关系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麦尔维尔的多重动物观,能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于动物、生命、人类自身的深入思考,对人类习以为常的虚妄态度和价值观念具有醍醐灌顶之效。它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行为态度和一种思维方式。
其他文献
期刊
阿勒泰地区历来都是自治区畜牧养殖大区,也是畜牧生产区,结合阿勒泰地区地质和自然气候条件发展现代化养牛业,找出新的思路、发展模式,让牧民增收是成为现今最为重要的目标,
自Nagy, Herman和Anderson于1985年提出“词汇附带学习”的概念后,二语领域中的词汇附带学习研究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焦点是阅读对于二语词汇附带学习的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为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三部小说—《纯真年代》,《欢乐之家》,《乡村习俗》—奠定了她文学上不朽的
期刊
期刊
词汇形态意识越来越重要,而且成为西方研究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涵盖了从第二语言习得、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因而,对词汇形态意
本论文以“试论《平民史诗》中的侠义精神”为题,在深入研读《平民史诗》这部作品的基础上,以侠义精神为切入点,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特征,加深对作品思想性的把握和鉴赏,揭示小说
美国自然文学,因其以内涵丰富的自然为写作对象,以探索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为主题的特点而受到生态批评家的广泛关注。从事自然写作的作家们不仅表现了对文学中美的追求,而且探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由于其创作手法多样,题材涉猎广泛被誉为“女版的福克纳”。作为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欧茨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