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利企业,由早期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生产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转变为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不仅保障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提高了残疾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使残疾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也减轻了政府救助残疾人的财政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城乡共有社会福利企业约三万多家,残疾职工总数约60万人,虽然福利企业的发展经历了90年代的急速收缩,进入21世纪后,逐渐进入平稳发展期,福利企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福利企业自身落后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用工成本逐年上涨,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相对单一以及社会中还存在一些歧视残疾人就业的现象对福利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本文选取南京市S盲人按摩院为调研样本,以福利企业为研究对象。南京市S按摩院作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盲人按摩院,集中吸纳残疾人就业并且数量很多,它的成功发展模式不仅是整个行业的典范,也吸引了多个省市的残联及民政部门参观、学习,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章以残疾人就业为视角,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管理模式和企业内部残疾人的就业状况,重点分析新旧福利企业政策对S按摩院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调研发现,新型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和逐步推进品牌战略是S按摩院成功的重要经验,而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扶持优惠政策的单一化等因素严重制约了S按摩院的发展。通过对S盲人按摩院的调研表明,仅仅依靠某一单一主体或力量解决福利企业发展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各方资源。在政府主导下,完善现有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大对福利企业的扶持;福利企业自身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也应当营造公平、良好的氛围,使更多的人了解福利企业及他们的产品与服务,使福利企业可以公平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