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目前已有研究者提出回收生活污水中的氮元素。但由于生活污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低,缺少经济高效的回收方法。离子交换法在水质软化脱盐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应用较少。因污水中含有低浓度的钙镁离子,本文将利用诱导结晶作为预处理,开展利用诱导结晶-离子交换法对生活污水中的低浓度氨氮进行去除-回收实验研究。研究了诱导结晶-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离子交换树法工艺的运行效果及运行参数,并探究鸟粪石结晶法和冷冻结晶法对氨氮浓缩液中氨氮回收的实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首先,通过静态实验对比Na型粉末树脂、H型粉末树脂、天然沸石、001×7及D113离子交换树脂5种材料,筛选出Na型粉末树脂和001×7离子交换树脂为实验用离子交换剂。Na型粉末树脂具有离子交换速率快,离子交换容量高的优点,相比之下,001×7离子交换树脂次之。对Na型粉末树脂去除氨氮的单因素影响因素实验发现pH和二价阳离子均对氨氮的离子交换具有较大影响。其次,对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进行小试,结果表明在铺膜厚度为1.5 mm左右,可达到Na型粉末树脂离子交换容量的最大利用。进行离子交换柱小试实验和离子交换固定床100 L·h-1的中试应用,从小试穿透体积为80 BV到中试穿透体积为150 BV,表明离子交换固定床应用在生活污水长期运行具有较好效果。对诱导结晶-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离子交换固定床两条工艺路线进行小试,结果表明:诱导结晶预处理对离子交换柱处理水量提升大约50 BV,提高率为62.5%。而对粉末树脂的处理水量提高率仅为15.4%。并对两种工艺进行分析,诱导结晶-离子交换固定床技术更加成熟且操作简单,与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相比实用性更高。最后,探讨鸟粪石结晶法和冷冻结晶法对氨氮浓缩液进行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当调节pH至10时,可产生较高纯度的鸟粪石结晶。而冷冻结晶法,在温度降低时可产生氯化铵结晶,但所需氨氮浓度较高,其效果仍需进一步实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