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国内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古典、新古典以及非均衡增长与转移就业涉及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观点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国内的研究从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性研究、高增长低就业原因探析、产业产值增长的非均衡就业、经济增长优先与就业优先争论、特殊人群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六大方面分类综述分析,为该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甘肃省经济增长和就业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自1978年以来,甘肃省经济总量的时间趋势图呈“U”型曲线右半段特征,经济增长经历了高增长率高度波动、高增长率较高度波动、高增长率低度波动三个阶段,增长速度在趋向平稳。三次产业产值增长速度依次是“二、三、一”,产值比重大小依然是“二、三、一”,与理想的产业结构“三、二、一”存在差距。甘肃省就业总量变化经历了高增长率高度波动、低增长率高度波动、较高增长率低度波动三个阶段,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大小为“一、三、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基本稳定在60%,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提升相当缓慢。从短期来看,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增长性在多数年份是相反的,即高经济增长率伴随低就业增长率,波动性却一致。从长期来看,二者的增长性从不一致到一致性变动,波动性从高度波动一致到低度波动一致,总体来看,高经济增长率、低就业增长率现象越来越明显。然后,文章分析了表征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量的基本关系,三次产业产值及就业量和经济总量、就业总量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相关系数中,第一产业产值Y1与第三产业就业总量L3的相关系数最大是0.794,并且在0.01上通过显著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甘肃省经济增长率是总就业增长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总就业增长率不是经济增长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率是引起经济增长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因此,要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就必须以增加二三产业就业量为出发点,形成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引入技术不变条件下的双对数新古典增长模型,估算了1978-2010年以及每个11年三个阶段劳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劳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甘肃省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分别是0.35和0.73,短期比较发现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先大幅下降,然后又缓慢上升。另外,对奥肯定律的五种模式进行了区域性验证,得出奥肯定律的差分、缺口、对称动态、生产函数模式均在甘肃实证中失灵,只有非对称动态奥肯定律在甘肃省经济收缩期适用,在经济扩张期失灵。因此,在甘肃省经济收缩期,通过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以降低失业率是有效的,而在经济扩张期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抵御高失业率却存在一定的风险。接着,根据就业弹性基本计算公式E=GL/Gy计算了甘肃省就业弹性,得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就业弹性变化大体趋势是:80年代高就业弹性,高就业弹性波动;90年代高就业弹性,低就业弹性波动;2000年之后低就业弹性,低就业弹性波动。回归方法旨在得到甘肃省长期平均就业弹性,三次产业联动回归作用下就业弹性大小是“一、二、三”,非联动回归弹性大小依次是“三、二、一”,两种回归情况下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大小排序恰好相反,这不仅说明了第一产业就业“蓄水池”的“备胎之马太效应”,也说明了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最后,基于2007年甘肃省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对42个细分行业就业创造能力计算得出,服务业平均就业创造能力是0.0967人/万元,高于工业平均就业创造能力0.0789人/万元和农业0.0330人/万元,从理论上证明了第三产业中以服务业为代表的高就业创造能力。甘肃省细分行业中就业创造能力较大的依次是:煤炭开采与洗选业、教育事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仪器仪表加工机械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金融业、卫生社会福利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细分行业就业创造能力排序表明,并不是所有高就业创造能力行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也并不是制造业的所有行业都是低就业创造能力行业。因此,在看到服务业高就业创造能力的同时,要给予高就业创造能力的制造业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和全国细分行业就业创造能力比较发现,甘肃省除了和全国具有共同的就业创造引领行业外,如教育事业、社保福利业,也有其不同于全国的高就业创造能力行业,如金融业。基于以上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基本关系,结合各细分行业就业创造能力差异,为了降低甘肃省失业率,抵御不断下降的就业弹性,摆脱高增长、低就业、高失业率的尴尬局面,基本政策建议是:要以就业优先增长为目标,确保就业水平稳定上升;第二产业注重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对高就业创造行业的支持力度;在甘肃省经济收缩期,降低失业率的首选方法是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扩张期抵御高失业率要重点通过引导劳动力向高就业创造能力行业流动;充分利用国家促进就业政策,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积极学习其他省份促进就业的政策和办法,确保就业服务工作长效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