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南流江是广西最大的入海河流,其流域是具备山、江、湖、水库、海等多种自然地理元素的典型流域,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区域之一,流域范围包括兴业县、北流市、玉林市市区、陆川县、博白县、浦北县、灵山县、钦州市市区、合浦县,以上9个市县的部分地区。1990~2010年间,南流江流域城市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地利用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都将制约南流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结构特征及驱动力等进行研究,有利于优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水资源质量,对整个南流江流域乃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TM/ETM+遥感影像,在RS和GIS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利用图谱和数量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南流江流域在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结构特征、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南流江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两者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且逐渐减少。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1990~200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5.48%,2000~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6.68%,1990~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净增加687.75km2。耕地、园地、林地面积都有所减少,其中园地减少率最大,年均减少率在1%左右;耕地减少量最多,1990~2010年期间净减少320.42km2。水域在1990~2000年间呈现增长趋势,2000~2010年间呈现减少趋势。1990~2010年期间,南流江流域土地利用发生显著变化,2000~2010年较1990~2000年无论是变化幅度,还是年均变化率、变化强度都更为明显,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均衡度、综合指数逐渐提高。土地利用图谱分析显示,1990~2010年间,南流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复杂多样。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表现在耕地、林地转入建设用地;园地转入耕地、建设用地。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图谱中共生成25中不用类型的图谱单元,按照转移图谱单元的转移面积和转移百分比大小进行序:耕地→建设用地、园地→耕地、林地→耕地、耕地→园地、耕地→林地、水域→耕地、耕地→水域、林地→建设用地,以上8种图谱单元占总转移图谱单元的85.54%;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图谱中,耕地→建设用地、园地→耕地、林地→耕地、耕地→园地、耕地→林地、林地→建设用地、园地→建设用地、耕地→水域,以上8种图谱单元占总转移图谱单元的84.92%。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1990~2010年间,影响南流江流域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主要是:总人口、农业人口、建成区面积、公路里程、粮食总产量、单位从业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水产品总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