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医生调查研究目的调查急诊科工作的不同级别医生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处理的认识情况,并探寻提高急诊科诊疗水平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6年1月至9月间收集北京市内3家医院急诊科工作的不同级别医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参与调查医院、医生及患者的基本情况,医生治疗现状调查和医生业务提升情况。结果3家医院共收集126份调查表,其中三级医院56份(44.4%),二级医院24份(19.0%),专科医院46份(36.5%)。能够自行处理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医生占35.4%。对于药物无效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家属对电复律能接受的占25.4%。若遇到房颤发作未抗凝的患者,考虑抗凝治疗的医生占60.3%。医生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最熟悉的三种药物是胺碘酮、阿托品和艾司洛尔,最不熟悉的三种药物是普鲁卡因胺、伊布利特和索他洛尔。表示熟悉胺碘酮用法的医生占67.5%。对于陈旧性心梗合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单形室速,若正规、足量应用静脉胺碘酮未终止发作,39位(31.0%)医生考虑电复律治疗,28位(22.2%)医生考虑持续静脉应用胺碘酮,仅有11位(8.7%)医生考虑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医生认为所在科室不能够完全规范处理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是知识掌握不足、技能掌握不够以及医生顾虑处理过于积极出现并发症而导致医疗纠纷。医生知识主要来源有指南、教科书和科室常规。参加学习班、科室普及指南和医生自己多阅读指南是较为受欢迎的方式。结论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三家医院急诊,调查发现不足四成的调查期间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可独立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胺碘酮、阿托品和艾司洛尔等药物因应用广泛而被医生青睐。知识技能掌握不足、家属沟通困难及顾虑并发症等因素制约了规范化处理的进程。普及学习指南和共识是提高医生正确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途径。第二部分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处理的现况调查(预试验)目的调查急诊因快速型心律失常就诊患者的用药及转归情况,了解目前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现状。方法纳入北京市内有代表性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共250例因快速型心律失常于急诊就诊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情况、心律失常类型、静脉治疗药物、转归及抗凝方案的选择(若为房扑/房颤患者)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入选三家医院共25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男性127例(50.8%),女性123例(49.2%)。较常见的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135例(54.0%)、冠心病93例(37.2%)、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9例(11.6%)、瓣膜病29例(11.6%)和心肌病18例(7.2%),总体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占54.4%。既往有房扑/房颤患者123例(49.2%)。发作心律失常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230例(92%)。入选患者中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房颤,占68.8%,其余依次是室上速(16.4%)、室速(9.2%)、房扑(8.4%)、房速(4.6%)和室早(2.0%)。室上速最常用的药物是普罗帕酮(60.4%),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经过接诊医生处理后,最终56%的心律失常终止,40%心律失常好转,10%无变化或死亡。房颤/房扑患者使用胺碘酮比例在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中无明显差异,而室速/宽QRS心动过速患者使用胺碘酮比例在器质性心脏病中高于非器质性心脏病(P=0.005)。急诊非瓣膜病房颤/房扑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的人数有107例(67.3%),在院及出院后非瓣膜病房颤/房扑应用口服抗凝药物的仅有25例(15.7%)。结论本调查中纳入的三家医院急诊患者,半数以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经过处理后近六成的快速型心律失常达到终止。房颤是急诊就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胺碘酮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数处理与目前指南保持一致,但对于药物选择和房颤抗凝等方面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