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仰跳投技术由于起跳后身体有后仰的动作,使防守的难度加大,所以进攻效率比较高,在比赛当中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运用。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没有发现关于后仰跳投技术动作描述的文章,也没有发现关于后仰跳投技术训练方法的文章。本研究试图以实验的方式,总结出后仰跳投技术的动作方法以及训练方法。通过观看NBA、CBA以及大型篮球比赛赛事的录像资料,结合乔丹、科比的后仰跳投技术视频资料,总结出后仰跳投技术动作方法,此动作方法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访问并咨询了省内十位篮球教学、训练方面的专家、教授、教练员,以专家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出了后仰跳投技术的影响因素以及后仰跳投技术的评定标准。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以身高数据为分组依据,将西安外事学院男子篮球队的二十个队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训练时间从2009年10月12日至2009年12月4日,进行2个月的训练实验,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100分钟。实验前对影响因素指标和一分钟后仰跳投技术进行测试。实验期内,对实验组施加影响因素训练,对照组进行正常业余训练。训练2个月后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经过针对性训练之后,身体素质水平提高了,特别是经过专门性的后仰能力训练之后,实验组队员的后仰能力提高了。同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后仰跳投技术测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通过专门性训练之后,后仰跳投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本研究通过训练实践,得出结论如下:1.后仰跳投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两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站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起跳时迅速屈膝下蹲,两脚用力蹬地向后、上方跳起,跳起过程中,右膝屈膝上抬,上身逐渐后仰,同时双手举球于头前上方,身体腾空至最高点时,左手离开篮球,右臂加大力量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加大力量迅速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落地时,屈膝缓冲。2.后仰跳投技术动作和跳投技术动作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在起跳方向上,前者是向后上方起跳,后者是向上起跳。和后者比,前者在力量传递和动力定型上有很大的变化。跳起后身体要后仰,对起跳高度、腰腹背肌肉力量、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等一般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同时,身体后仰之后,投篮距离增加,对手指、手腕、手臂力量的要求也增加了。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向后、上方起跳的能力,促使身体形成后仰跳投技术所需要的力量传递和动力定型。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手指、手腕力量,手臂力量,跳跃能力,腰腹背肌肉力量,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提高了,帮助提高了后仰跳投技术水平。3.后仰跳投技术是跳投技术的一种演化,和跳投技术水平高低有直接的联系,依据动作迁移理论原理,强化跳投技术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后仰跳投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对心理状态焦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缓解测试时的心理压力,帮助提高了投篮水平。建议如下:1.从比赛的角度来看,任何单一的技术动作都无法在比赛中应用,只有把两个甚至于更多的单一技术组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每一个动作的效力。通过分析NBA、CBA以及世界篮球锦标赛等比赛录像资料,发现以下几种有关后仰跳投技术组合运用较多:运球(接球)—急停—后仰跳投、运球(接球)—后撤步—急停—后仰跳投、运球—急停—后转身—后仰跳投、转身—接球—急停—后仰跳投、掩护—移动—转身—接球—急停—后仰跳投等。建议训练中把后仰跳投技术融入到动作组合中进行,便于发挥后仰跳投动作的技术特点。2.由于本实验是训练与测试后仰跳投技术水平,一般耐力水平不是影响后仰跳投技术的因素,所以没有进行专门的训练。但是,从比赛应用的角度来看,建议加强一般耐力训练,提高运动员在高强度的比赛环境中运用后仰跳投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