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东北部地区黄河上游谷地、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青海湖盆地和黑河上游地区5个地貌单元新石器-青铜时代136个遗址考古学调查和81个14C测年结果,结合相关的考古材料,研究青海省东北部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的时空演化过程:通过对68个遗址采集土壤样品91个进行浮选,共计鉴定炭化植物种子18593粒,另在青海湖盆地4个遗址进行动物骨骼的初步鉴定,对不同时段人类的生业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通县长宁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古气候记录分析,并结合其他气候记录以及现代各地貌单元宜农、宜牧程度,分析该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时空演化过程、生业模式变化的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新石器时代文化第一次出现于该地区为仰韶文化晚期(5450-5320a BP),主要影响与甘肃省交界的民和县。该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扩张为马家窑文化早中期(5290-4330a BP),该文化在青海省的影响已向西延伸至兴海县境内;马家窑文化晚期(4280-3910a BP),分布重心较早中期向东(低海拔区域)收缩。该地区第二次大规模扩张的新石器-青铜文化为齐家文化(4260-3580a BP),向西延伸至青海湖盆地。上承齐家文化,该地区自东向西发育辛店文化、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辛店文化(3640-2530a BP)和卡约文化(3640-2140a BP)的影响中心应以乐都县-循化县一带为界,东、西分别为辛店、卡约文化影响区域。(2)仰韶文化晚期,以黍为主旱作农业首次进入该地区。马家窑文化早中期,该地区延续了黍为主、粟为辅的旱作农业方式,同时有少量大麻发现。马家窑文化晚期,粟、黍比重相当。齐家文化时期,麦类作物首次出现于以粟、黍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辛店文化时期,湟水流域已经转化为麦类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官亭盆地麦类作物的生产也已占据一定地位。卡约文化时期,麦类作物占据主导,且以大麦为主。(3)粟、黍首次出现于该地区官亭盆地的胡李家遗址(5450a BP),麦类作物首次出现于大通河流域的金蝉口遗址(3960a BP),大麻首次出现于官亭盆地的胡热热遗址(4620a BP),荞麦首次出现于湟水流域的营盘地遗址(2550aBP),燕麦首次出现于湟水流域的红崖下阴坡遗址。(4)长宁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孢粉和其他气候指标均显示:5830-5070a BP,气候较为温暖湿润;5070a BP后气候恶化,逐渐转向冷干;4700a BP前后,气候状况再次好转。(5)新石器时代,气候变化和农业传播是影响文化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时期,短暂的气候好转推动齐家文化的大范围扩张,同时人类的生存策略的调整也起重要作用;青铜时代之后,史前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显著提高,生业模式(适应策略)是人类在冷干时期生存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并大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和动力。本研究对于理清青海省东北部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演化过程,认识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生业模式,并探讨文化演化过程和史前人类生业模式选择的驱动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该地区史前文化演化与生计模式及其驱动因素等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必然推动环境变化及人类对极端环境状况的适应性选择之间耦合关系等相关研究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