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由死亡信号诱发的受调节的细胞主动性死亡过程,是细胞为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自杀”形式,在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使肿瘤细胞的存活力增强是肿瘤细胞的共同特征,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及化疗、放疗等引起的细胞死亡,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人们对研究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ervical carcinoma,SCC)中细胞凋亡所扮演的角色很感兴趣,并认识到启动及调节凋亡的机制在决定CIN病变有可能进展为浸润癌时的重要价值。DLK /ZIPK(死亡相关蛋白样激酶/链接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DAP like kinase/zippe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或称DAPK3,是DAPK(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与DAPK的激酶区有81%的相似性,是一种不依赖钙调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通过抑制细胞黏附和降解黏附依赖的信号分子整合素及整合素介导的存活信号的功能,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并作为一种凋亡正向调节因子发挥作用。研究发现DLK /ZIPK在宫颈癌和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有望成为新的抑癌基因,并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目前关于DLK /ZIPK及整合素在宫颈早期病变中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主要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DLK /ZIPK及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 NE)、CIN以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DLK /ZIPK与Intβ1的相互关系,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DLK /ZIPK、Intβ1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宫颈早期病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搜集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间经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手术及宫颈活检组织蜡块130例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其中85例SCC患者,30例CIN患者以及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全宫且术后病理证实为NE组织蜡块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化疗,年龄27 - 74岁,平均年龄44.6岁。2.采用免疫组化S-ABC的方法观察DLK/ZIPK与Intβ1在NE、CIN及SCC中的表达情况。3.连续切片厚4μm,主要试剂兔抗人DAPK3蛋白多克隆抗体,兔抗人多克隆抗体Integrinβ1。DLK/ZIPK及Intβ1以胞浆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细胞,结果判定标准参考文献按半定量方法进行。4.数据统计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间差别检验均应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分析DLK /ZIPK与Intβ1的相互关系,及DLK/ZIPK与Intβ1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病理分级、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DLK/ZIPK在NE中高表达,阳性率为93.3%,其在CINII及CINIII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6.7%和60.0%,随着CIN病变的进展DLK/ZIPK蛋白的表达率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9%,与NE及CIN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ntβ1在NE中少量表达,阳性率为13%,其在CINII及CINIII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0%和66.7%,随着CIN病变的进展,Intβ1蛋白的表达率呈升高趋势,但是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的阳性表达率为85.9%,与NE及CIN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LK/ZIPK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DLK/ZIPK在宫颈鳞癌IA期Ib1期Ib2期IIA期的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是40.0%,32.5%,33.3%,26.7%,两两比较及临床I期和II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DLK/ZIPK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脉管的浸润无关(P>0.05)。4.Intβ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Intβ1在宫颈鳞癌IA期Ib1期Ib2期IIA期的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是73.3%,87.5%,86.7%,93.3%,两两比较及临床I期和II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Intβ1的表达与与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浸润深度、脉管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5.在30例CIN组织中DLK/ZIPK与Intβ1为正向者18例(60.0%),其中两者表达均阳性13例,占43.3%,均阴性5例,占38.5%,两者表达为负向者12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 DLK/ZIPK与Intβ1表达在CIN组织没有相关性(r=0.139 ,P=0.465)。在SCC中,DLK/ZIPK与Intβ1共同阳性表达者19例,占22.4%,共同阴性表达者5例,占5.9%,DLK/ZIPK与Intβ1表达呈负相关( r=-0.244,P=0.024)。结论1.DLK/ZIPK及Intβ1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DLK/ZIPK作为一种促凋亡因子,其表达率随病变进展呈下降趋势,说明DLK/ZIPK的表达降低或缺失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抑癌基因。Int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宫颈癌病人的预后,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为宫颈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2.在CINⅡ→CINⅢ的过程中, DLK/ZIPK与Intβ1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独自发挥作用。在SCC组织中DLK/ZIPK表达降低,而Intβ1高表达,两者呈负相关,可能是它们参与了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失衡的结果,两者可能是宫颈癌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提示二者对宫颈癌的进展可能起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