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消化道瘘病因复杂,创伤、腹腔肠道炎症感染、手术损伤及肿瘤等因素均可引起,其中食管肿瘤术后并发食管瘘的患者最为常见,如不即使治疗死亡率为高达80%左右。既往手术是消化道瘘的主要处理措施之一,但再次手术需面临高达60%的死亡率。由于瘘口持续存在,食物及消化液可直接进入胸腹腔,常继发腔内严重感染。故而多数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以减轻对瘘口的刺激,长此以往造成了患者营养不良。二者相互促进,持续反复的感染加重了机体消耗,而禁食、消耗降低了机体免疫能力又进一步加重感染。这一恶性机制不断循环,是此类患者难以耐受二次手术的关键,也是消化道瘘难治的主要原因。故而,其治疗方案应着重于封堵瘘口减轻感染和加强患者营养支持两个方面。目前,营养治疗不再单单满足基本日常需要。对于消化道瘘患者,更有要起到调控免疫、内分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既往对于瘘患者,临床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但其实施要求比较高,营养液配制有严格的条件。此外,肠外营养也常因一些并发症导致不能继续实施。如消化道黏膜萎缩、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异位、电解质紊乱、静脉炎、导管脱落再次置管、血管损伤等。尽早开放肠内营养成了治疗食管瘘的关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便得到了临床的认可。随内镜技术的发展,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翻开了新的篇章。诸如消化道出血、异物、穿孔、肿瘤等疾病,均实现了内镜下微创式治疗。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多数领域,内镜下微创方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将内镜技术应用于消化道瘘的治疗,通过早期封堵瘘口或者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方法是否有利于瘘口的愈合,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目的:评估内镜下空肠管置入术、钛夹夹闭术及OTSC金属夹系统等消化内镜技术治疗消化道瘘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探索内镜治疗方法的应用经验,以期为远期临床推广提供指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瘘患者共38例,其中行OTSC闭合5例,内镜下钛夹夹闭术20例,内镜下空肠管置入术13例。对所有38例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治愈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相关统计,计算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总结各种方法的应用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下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空肠管组13例患者,1例因严重胸腔感染继发脏器衰竭死亡。剩余12例患者,5例瘘口未见明显变化,3例瘘口较前缩小,4例瘘口完全愈合,治愈率30.8%,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7.4±14.1天;钛夹组2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因严重腹腔感染继发感染性休克死亡。剩余19例患者,16例瘘口完全愈合,3例瘘口未见缩小,治愈率80%,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7.9±8.9天;OTSC组共5例患者,其中1例难治性食管瘘患者,采用多次OTSC联合钛夹夹闭的方式逐步缩小瘘口直至完全愈合,瘘口愈合时长为102天;其余4例患者采用单纯OTSC治疗,瘘口均在1周内完全愈合,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2±1.7天。结论:空肠管宜作为消化道瘘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基础,配合其他封堵技术,进一步缩短瘘口愈合时间,改善预后;对于直径较小(小于1cm),周围组织正常的瘘口可与钛夹直接封闭。若瘘口较大,或周围组织纤维化、糜烂较重,宜选用OTSC夹闭瘘口;对于巨大的难治性消化道瘘,可多种方法结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