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浮山县锣鼓在唐代就有“神鼓”之称,因其将大鼓置于鼓架上演奏,又称“架子鼓”。在众多的浮山锣鼓套曲中,庆唐神鼓套曲最具代表。庆唐观又名天圣宫,位于浮山县城东南龙角山北麓,它既是皇家宗祠,又是道教宫观,二位一体。在其一年两次的大型法事和庆典活动中都要演奏道乐,在演奏过程中都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其演奏形式和锣鼓套曲至今仍然被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如今,浮山“架子鼓”在收集浮山县各村锣鼓的精华之后,成功的申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对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关注思考,在选定研究这一课题之后,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民间采访和田野调查的工作。在走访了各个村落、给当地民间老艺人做口述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之后,笔者发现了许多史书和县志上未曾记载过的历史。力图通过调查和研究庆唐神鼓的历史发展轨迹、演奏形式和音乐形态的演变以及其发展现状,来追朔庆唐观“震天神鼓”的历史渊源,以及找寻庆唐神鼓与“浮山架子鼓”的内在渊源。本文主要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庆唐神鼓的目的意义、理论方法,和学术前沿动态。主体部分共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庆唐神鼓的基础:尧舜鼓文化,先阐述了尧舜时期浮山县的历史情况,而后仅仅围绕着鼓来阐述尧舜时期当地音乐的发展;第二部分,庆唐神鼓的腹地:浮山文化圈中的锣鼓乐队,这一章主要侧重还原历史真相,从县志、遗迹等中去追朔浮山县锣鼓乐队的渊源;第三部分,庆唐神鼓的近邻:天圣宫乐舞经幢,要研究庆唐神鼓最重要、最直观的历史考证就是位于龙角山的庆唐观乐舞经幢,更进一步的推断和猜想了庆唐神鼓在当时道教音乐中的地位和意义;第四部分,庆唐神鼓的仪式:庆唐观祭祀庆典鼓乐,全面的追朔庆唐观一年两次的祭祀仪式和二十八社的历史,并且通过民间老艺人的口述史料来了解到庆唐神鼓搬神仪式的经过和音乐形态。第五部分,庆唐神鼓的传承:浮山县程村“震天神鼓”,通过对其曲式结构、节奏、音乐发展手法、曲目与记谱法的归纳分析,总结其特有的节奏形态和曲目,对同类鼓乐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试图用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上,挖掘其丰富的民俗和文化内涵,尤其是从社会学方面对架子鼓的文化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以期将浮山架子鼓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面,揭示该研究的重要价值。另外,本研究还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0097)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