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不仅仅只是语言或技巧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还折射出译者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认知结构。本文旨在从互文性视角探索张爱玲翻译活动及翻译作品中所体现的翻译与创作的渗透性、主体交融的多重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互动性。“互文性”这一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它已延伸并渗透到了美学、心理学、哲学、翻译学等诸多领域。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拓展了过去以字母、文字、语言等个别因素为对象的狭窄视野,而是以文学、文化、思维等的总体运动与规律为对象。本文从描述及比较互文性理论的核心概念入手,通过探寻文本意义、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以及互文性的历时特征,阐释了为什么要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翻译;通过描述互文性理论观照下的翻译语境和翻译批评,阐释了如何将互文性与翻译这二者结合起来。另外,从互文性的另一种说法“文本间性”,我们会很容易联想到“主体间性”,而翻译主体在互文性视域下是广义文本的一员,也处在互文性的关系网络之中,因此是互文性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女性作家,但鲜为人知的是,她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其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和身兼作家、译家双职的身份使她的翻译活动和翻译作品中包含着复杂的互文现象和热闹的互文景观。出生并成长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中的张爱玲,后半生一直旅居海外,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通。而在其作品中,既可看到写作在翻译中投下的创作烙印,又可领略到翻译在写作中映射的风情与笔调。张爱玲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主体、读者主体、作者主体的调和在其译作,尤其是自译作品中也得到了印证。本研究以互文性理论为贯穿全文的关系链,用开放、多元、发散的思维方式对张爱玲的翻译展开描述和分析,既着眼于宏观层面,也不忽略微观层面,力争促进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同时为张爱玲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