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定慢性腰痛人群与无腰痛人群十二井穴的温度并将两组人群温差值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慢性腰痛患者穴位温度变化规律的特异性,探讨慢性腰痛患者穴位温度失衡经脉与中医经络辨证的关系,为针灸的经络辨证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揭示穴位温度测量在经络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Z8852热电偶温度计测量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慢性腰痛患者及79例无腰痛受试者双侧十二井穴及后溪的温度,计算双侧同名穴位温度差值及温差值阳性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判断慢性腰痛患者温差值与无腰痛患者温差值是否存在差异,观察存在差异的经穴有哪些特点,从而推断穴位温度测量在临床应用中是否存在价值。研究结果:(1)观察组温差值统计结果:慢性腰痛患者各穴位温差值分布呈现出部分穴位温差较高的特点;温差值的均值与中值结果一致,最大的四个穴位依次为足窍阴、至阴、涌泉、厉兑,均值与中值均≥0.5℃,其余穴位温度的均值及中值均在0.5℃以下。(2)对照组温差值统计结果:各穴位温差值中值相近,且均≤0.5℃。(3)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穴位温差值进行(非正态分布)秩和检验,结果为:足窍阴,少冲温差值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窍阴表现为观察组温差值大于对照组,而少冲则为对照组大于观察组。(4)观察组温差值阳性率最高的穴位依次是:足窍阴、至阴、厉兑、涌泉;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穴位温差阳性率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最大的依次是足窍阴、厉兑、少冲、至阴。其中足窍阴、厉兑、少冲温差阳性率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足窍阴、厉兑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少冲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5)将观察组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腰肌劳损患者温差值及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商阳温差值及阳性率在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高于腰肌劳损。厉兑、足窍阴、至阴、涌泉、少冲差异较小(p>0.05)。(6)对照组内健康人群穴位温差值统计结果:健康人群温差值中值均不超过0.5℃,;各穴位温差阳性率最高为44%(中冲、大敦、至阴),最低为16%(商阳)。(7)对照组内有不适症状与健康人群温差阳性率对比:涌泉具有显著性差异,有不适症状人群高于健康人群。结论:(1)慢性腰痛患者可以反应在胆经、膀胱经、肾经、胃经井穴温差值的升高。其中胆经、胃经井穴温度上的改变较无腰痛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慢性腰痛患者胆经、胃经井穴温差阳性率高于无腰痛人群。(2)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表现为胆经、膀胱经、肾经、胃经井穴温度上的改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腰椎间盘突出症大肠经井穴温差值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腰肌劳损患者。(3)井穴温度失衡与经络辨证存在着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