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神”论因为涉及了“神”与“形”这两个绘画中的关键要素,一直被历代画家所重视。写意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并不是最早发展的一个画种,但是在当代的发展却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面对风格各异的写意人物画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神”的各种观点,有必要找找其中的原因和“神”的存在意义,以便掌握更系统的绘画理论知识,思路更加清晰的去搞好绘画创作。本文以传统人物画为引子,从“神”产生的根源挖掘其内在本质,以“传神”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由“神”到“意”的转变,论述“神”和“意”在写意人物画中的重要意义。文章共分四个部分,主要运用、借鉴美术史以及、美学、艺术学、社会学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概况,以及各阶段“传神”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文章立足于当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目的是为了理清思路,使学习写意人物画的目标更加明确。关于“传神”论的文章是不少的,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介绍其演变发展、形成原因、美学意义等等,也有是论证某一时期人物造型特点的,这类文章都对我的论文有借鉴和对比的意义。本文试把“传神”放在写意人物画中来论述,从写意人物画的角度看这一理论在绘画历史中的角色扮演。中国写意人物画是自中国传统人物画中而来,如果从头来梳理其发展历程的话,可以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人物纹饰开始到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和《人物驭龙图》,到魏晋顾恺之、唐代阎立本等这些人物画名家的作品,它们虽然在造型手法上大都是以线为主,但在人物内在神气的表达上却是各有其法。然后是宋代以石恪、梁楷等人为代表的“减笔画”的出现,谓之“写意”。在之后的几百年里人物画渐渐出现了弱势,直到20世纪以来的60年里,也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画家和风格,如以蒋兆和等为代表的“尚形派”,以黄胃等为代表的“尚势派”,以程十发等为代表的“尚趣派”,又有以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为代表等浙派人物画家的“尚法派”。当今的写意人物画,已经是风格林立,表现图式和表现语言也多种多样。比如有借鉴民间艺术的,还有被称为新文人画的玩趣味的,又有贴近当代生活的都市水墨。这些风格流派从表现对象、构图色彩、造型笔墨等各个角度,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方式,都试图去打破传统追求更新更美的写意人物画。但是,无论什么流派,什么风格,只要是中国人物画,那么就不能偏离“传神”这一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