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靖康之难(1127年)到绍兴和议(1141年)期间,宋代政治风云变幻,北宋灭亡,南宋在与金不断的战争中逐渐南移,后定都临安。在此期间,宋金经历了由且战且和到最终彻底和议的过程,屈辱的绍兴和议暂时地结束了宋金之间的战争。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南宋的政策多变,朝廷内和战之争激烈,相伴随的便是党派之间的斗争。南宋士大夫的人生、仕途和文学创作与历史、政治紧密得联系在了一起。文学和历史、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段特殊的历史对于文学的影响更值得我们重视。胡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靖康之难到绍兴和议的十五年,恰逢胡寅的中年,这是古代士人大有作为的好年华。加之胡寅既是政治家、理学家又是文学家,这三重身份的集合更使得他在南宋士大夫中具有了典型的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胡寅的研究一直局限于理学方面,对其文学、政治方面的重视不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胡寅年谱为依据,具体分析了胡寅在这十五年间的文和诗。进而从他的文中归纳总结出了胡寅的主要政治思想,并追溯了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这种根源的探究也可见不同时代思想的传承和流变。作为一位理学家,胡寅的诗歌也很有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其文和诗内容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一个矛盾,即其诗和文中所展示出的胡寅形象有很大差异性,一位是积极用世的儒士形象,一位则更接近道家的隐士形象,这种明显差异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通过对南宋这十五年历史的研究,再结合胡寅的个人资料的梳理,这个问题便可以被合理地解释。严峻的政治环境和胡寅的个人遭遇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这种特殊的矛盾现象反应在了胡寅的文学作品中。胡寅虽壮志难酬、畏祸自保,以致仕归隐的方式来作为对无奈现实的最后反抗,但是他始终不改节操,不改初衷,这样有气节的人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