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主体间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翻译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文本研究及两个主体之间。目前有关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大多限于译者的主体性,较少关注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且有些论文的研究局限于翻译多元主体问的二元对话关系,把翻译众多元素中的某一主体确立为中心。本文通过戴维森的三角测量模式,在强调各翻译主体自主性的同时,为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清晰明了的三元对话模式。戴维森借用三角测量,旨在揭示语言交流主体间及其与共享世界的相互关系。而翻译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各种翻译因素“三角测量”的结果。该三角测量模式在翻译中体现为:作者、原文本、译者三元结构及译者、译文、译文读者三元结构。翻译运用三角测量图形所建立的两个三维多向联系,实现了翻译主体间的“视阈融合”。本文在上述两个三元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距离、宽度两个变量,从而在三角测量模式下,对主体间性进行变量研究:1)距离,是在保证两个翻译主体之间(作者、译者,译者、读者)距离不变情况下,探讨共同导因与其中一个主体的距离,对另一翻译主体认识共同导因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进而影响译文质量。即,当原文本包含更多作者的私人情感、偏好、文化背景时,显然加大了译者理解原文本的难度,因此,当作者和原文距离变化时,也无疑影响着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进而影响着翻译的质量。2)宽度,是指一个翻译主体对共同导因产生的刺激反应一定时,探讨第二主体对共同导因的反应和对另一主体认识的不同程度,进而影响译文质量。即,作者对原文本信息量的掌握是一定的,而译者对作者和原文本信息量的掌握是变化的,只有译者掌握二者足够的信息量,才能达到译文质量的完美。本文通过研究距离和宽度在三角测量模式中如何变化从而趋向最优三角的过程,即译者距原文本的距离逐渐趋近作者距原文本的距离,译者与作者、原文本二者间的信息量逐渐接近作者与原文本的信息量,探讨了如何才能创造最优的翻译。译者—读者—译文结构同样适用以上研究。本文不仅强调了参与各方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为主体间性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为我们在具体翻译中如何处理主体间性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