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那时缓时急的语调、整洁美观的服饰、亲切和蔼的面容、灵活优美的姿势、自然大方的举止等都属于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从我国目前教学实际看,还有许多语文教师不重视它,对它的运用只是处于不自觉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在研究方面,大多是从整体上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很少是从语文学科方面做细致地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对教师的非言语行为进行较为具体、深入地论述,以更好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从内涵特点、作用、分类、运用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进行论述。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非言语行为进行了定义,广义的非言语行为是指个体运用非言语符号进行交往时,个体发出的动作或表现的姿态;狭义的非言语行为则指个体运用自身身体的非语言符号进行交往时发出的动作或表现的姿态。接着论述语文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内涵及其特点,内涵考虑到了语文的学科特性。它的特点包括审美性、差异性、灵活多样性、形象性、真实言情性、连续性和情境性。语文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气氛烘托、情感激发、控制课堂、替代辅助。第三方面是把语文教师非言语行为分为了四大类:体态语、外在仪表、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时间空间控制,每一大类有包括了一些小类。第四部分是语文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结合分类展开论述。分别论述了体态语、外在仪表、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时间空间控制的运用技巧。运用时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生动形象、恰当适度、尊重学生、和谐一致、表意明了。希望语文教师能充分认识到非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将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有效结合起来,更好地把语文的形象美、和谐美和内在神韵美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