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人口心理社会因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为该人群生命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渝中区和九龙坡区345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SF-36量表(第二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老年抑郁量表(GDS)。用SPSS l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结果(1)重庆市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一般健康。生理健康总评(PCS)、心理健康总评(MCS)和总的生命质量(QOL)得分在50分以上者分别占66.1%、61.5%、66.4%。(2)性别对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无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水平、医疗付费方式、患病数量等对生命质量影响较大。(3)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的社会支持平均分低于全国常模(P < 0.01);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分低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分高于全国常模(P < 0.01);GDS平均分为11.40±5.10,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占38.8%。(4)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得分、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P < 0.01),与消极应对、抑郁情绪得分呈负相关(P < 0.01)。(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重庆市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PCS的因素为社会支持总分、消极应对方式、患病数量、客观支持、抑郁情绪和年龄;影响MCS的因素为社会支持总分、抑郁情绪、积极应对方式、支持利用度、年龄和居住方式。结论(1)重庆市区大部分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该人群的生命质量受人口学和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应重点关注高龄、独居、患病数量多、有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3)要提高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不仅要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而且要重视其心理卫生教育,增强其心理调控能力,减少不良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