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肾小球硬化是多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目前尚未发现有良好的逆转方法。系膜增生性肾炎作为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疾病病理类型之一,防治与防止该病的进展成为肾小球硬化已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课题。本研究从动物实验着手,进一步探讨研究肾小球硬化发病机制及肾疏宁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向肾小球硬化进展的作用机理。 方法: 通过口服牛血清白蛋白,联合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皮下注射弗氏佐剂的方法,复制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并进一步延长造模时间到第16周和20周,创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治疗组给予肾疏宁,以苯那普利为阳性对照组,于12、16周末观察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的变化,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利用免疫荧光观察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肾组织细胞外基质成分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测定TGF-β1、bFGF、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的基因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 结果: 16周末模型组病理形态显示:光镜下弥漫性肾小球萎缩、纤维化,毛细血管襻呈分叶状,系膜细胞、基质中度增生,毛细血管广泛受压,部分闭塞狭窄;电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多,足突局部融合,基底膜增厚,结构不规则。10周时免疫荧光显示模型组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区、上皮下IgG沉积呈散在颗粒状,个别区域为团块状聚积。提示系膜增生性肾炎和肾小球硬化模型建立成功。 模型组大鼠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损伤,肾小球病理损害,并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肾疏宁和苯那普利组则损害表现较轻。病理形态观察显示肾疏宁、苯那普利治疗组对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肾小球固有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模型组肾小球TGF-β1、bFGF、α-SMA、FN、ColⅣ蛋白表达量以及肾组织中TGF-β1、bFGF、TIMP-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两治疗组均能降低肾小球TGF-β1、bFGF、α-SMA、FN、ColⅣ蛋白表达量以及肾组织中TGF-β1、bFGF、TIMP-1的mRNA表达水平。肾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