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Molloy)、《马龙之死》(Malone Dies)和《无法称呼的人》(The Unnamable)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代表了他小说的最高成就。三部曲的主人公莫洛伊、莫朗、马龙和无名者都是以“作者”的形象出现的,小说主要探讨了他们在后现代语境下面临的主体认同、身体遭遇和语言表达的问题,他们既失去了言说的主体性,又无言说的具体所指,贝克特从主体、身体和语言三个层面解构了四个主人公的“作者”形象,展现了一幅“无言”和“言无”的“作者之死”图景。首先是身体,身体作为主体和语言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基本要素。但是三部曲主人公的身体都是残缺或变形的,莫洛伊和莫朗腿部残疾,感官也出现问题;马龙则是年迈濒死;无法称呼的人没有一个具体的身体形象。对身体的解构使得小说在现实层面实现了“作者之死”的预言。同时,在《莫洛伊》和《马龙之死》中,莫洛伊和莫朗,马龙的身体都是被权力控制的身体,他们的身体被监督和规训着,因而也丧失了他们作为“作者”的独立自主性。其次是作为“无言”的主体,尽管他们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呈现在小说中,但同时他们的身份是不确定的,主要体现在名字的随意变更,主体与客体、叙述者与被叙述者界限的混淆。身份的迷失促使他们在现实和写作中寻找确定的自我,但追寻的过程也以失败告终,最后,四个主人公的主体以一个混沌的意识状态呈现在文本中,无可捉摸。最后是作为“言无”的表达,小说主人公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又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表达困境,这一表达困境基于语言与现实的断裂。他们意识到语言对表达自我和反映现实的无能为力,因此,只能以充满重复、悖论的语言进行叙事游戏,言语无所指而又不得不言语,最后叙述者在不断的怀疑和否定中消解了自身的存在,语言也就变成了一个飘忽不定的能指声音。贝克特的这一写法在哲学上深受笛卡尔和毛特纳的影响,在文学上则传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衣钵,同时,他的“作者之死”的书写也影响了许多后现代关于主体解构的理论。虽然在对形而上的人的解构以及后现代理论的预设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无言”和“言无”,使他走向了一个极端,因而难免带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如何重建“作者”作为人的生命主体,解决“无言”和“言无”的困境,主体间性思想和诗性的语言表达或许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