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和(或)尿酸排泄障碍而引起的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痛风急性发作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多用抗炎镇痛药和降血尿酸类药物,但由于其不良反应严重,且撤药后易复发,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清热祛痛搽剂(QRQT)是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而研发的制剂,旨在缓解发作期的症状。因此我们通过尿酸钠致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该药抗痛风的作用,利用急性炎症模型、热板法和扭体法评价该药的抗炎镇痛作用,利用放免法观察QRQT对关节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1.清热祛痛搽剂对尿酸钠致动物关节炎症的影响(1)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肿胀的影响:QRQT0.23、0.46、0.91g·kg-1三个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踝关节容积,抑制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模型大鼠步态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2)对尿酸钠致家兔关节炎症的影响:QRQT0.46、0.91g·kg-1剂量明显抑制尿酸钠诱导家兔关节肿胀度及肿胀率,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家兔关节腔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家兔滑膜组织病理学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2.清热祛痛搽剂抗炎作用试验(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QRQT0.46、0.91、1.82g·kg-1三个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且随剂量的增加抗炎作用增强;(2)对甲醛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QRQT0.91g·kg-1在致炎后各时间点,0.23、0.46g·kg-1剂量组在致炎后1、3、4、6 h均能显著抑制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容积,减轻肿胀度,降低肿胀率(P<0.01,P<0.05)。3.清热祛痛搽剂镇痛作用试验(1)对热板致小鼠痛阈值的影响:QRQT1.82g·kg-1剂量组在给药后30、60、90、120 min,0.91g·kg-1剂量组在给药后60、90、120 min,均能明显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痛阈值(P<0.01,P<0.05);(2)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的影响:QRQT三个剂量均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潜伏期(P<0.01,P<0.05)。4.清热祛痛搽剂对尿酸钠致家兔关节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模型对照组家兔关节液中IL-1β、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QRQT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均未见降低关节液中IL-1β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QRQT0.46、0.91g·kg-1剂量均可抑制关节液中PGE2含量的升高(P<0.01,P<0.05)。5.清热祛痛搽剂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造模后30 min、120 min,模型对照组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1),别嘌醇组血尿酸明显降低(P<0.01);QRQT4.55g·kg-1剂量组血尿酸在造模后301 min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中、低剂量组血尿酸虽有降低,但未见统计学差异;造模后120 min,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1.QRQT能抑制尿酸钠致大鼠及家兔急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率,降低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并改善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对实验性急性痛风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QRQT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甲醛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并对热板和醋酸致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3.QRQT能减少家兔关节腔液中炎症白细胞(WBC)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总之,QRQT通过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细胞渗出、水肿、前列腺素水平等效应,而实现抑制高尿酸引起的关节炎症、减轻局部肿痛,缓解症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