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 建立裸鼠高浸润性人单核组织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HI,比较其与亲代细胞U937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白血病的浸润机理及实验性抗浸润治疗研究提供一个模型。 探索U937-HI与U937细胞之间NF-κB、VEGF、MMP-1和MMP-9表达的差异,采用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分别作为NF-κB的诱导活化剂和抑制剂,研究NF-κB活性变化对VEGF、MMP-1、MMP-9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抗浸润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反复体外培养和体内接种的方法从U937细胞中筛选出腹腔高浸润性白血病细胞系U937-HI。采用悬浮细胞培养和半固体培养方法比较U937和U937-HI细胞系的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培养集落形成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组化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与转移相关的染色体变化。10只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5×10~6/0.2ml的细胞数分别于腹腔接种U937-HI与U937细胞。3周后处死并解剖所有裸鼠,测量腹围,称量肝、脾、双肾重量,并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种细胞的浸润性。 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U937、U937-HI细胞的NF-κB、VEGF、MMP-1、MMP-9表达。检测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孵育后U937-HI细胞的NF-κB、VEGF、MMP-1、MMP-9表达的变化。 结果 经过6个月反复体内接种,从U937细胞筛选出腹腔高浸润性白血病细胞系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U,37一HI。瑞氏染色光镜下观察两者无明显差异。电镜检查超微结构可见U937一HI细胞胞核较大,核畸形明显,核仁清楚,核膜不规则,有折叠、凹陷;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少见:胞浆中有大量空泡,可见溶酶体聚集成片,胞膜上微绒毛区域性分布等特点。U937一HI细胞系与亲本细胞系U937比较,细胞生长曲线及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U,37一Hl软琼脂培养集落形成率及大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U937细胞。细胞周期分析U937一Hl细胞S期比例升高。组化染色均符合单核细胞特点,即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糖原染色点状阳性,非特异性酷酶强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免疫表型检测CDz、en3、eD14、eD19均阴性,CD13、CD45均阳性。染色体核型分析:U937一HI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一59,干系为超二倍体,染色体众数56士0.99;U937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3一57,干系为超二倍体,染色体众数55士0.82;未发现与转移相关的特异的染色体核型变化。 腹腔内接种,实验组出现腹水时间为(7士l)天,腹水涂片可见大量单核白血病细胞;对照组未出现腹水。实验组肠系膜、肝脏、脾脏、肾脏、肺脏病理切片可见U,37一Hl多处浸润,对照组除肠系膜浸润外,肝脏、脾脏、肾脏、肺脏浸润不明显。实验组肝脏、脾脏、双肾重量分别为(2 .526士0.075)9、(0 .478土0.054)g、(0.5 13士0.054)g,对照组分别为(2.404士0.003)g、(0.394士0.012)g、(0.426士0.008)g,两组经统计分析t检验P<0.01。 应用W七stern Blot检测,U937一Hl细胞系NF一KB、VEGF、MMP一9、MMP一l均明显高于U937细胞系。经阿糖胞营1林mo比作用3小时后,u,37一Hl细胞系NF一xB、VEGF、MMp一l、MMp一9均明显增高。经地塞米松l卜mo盯L作用8小时后,U937一Hl细胞系NF一KB、VEGF、MMP一l、MMP一9均明显降低。依次经地塞米松1林Ino砚作用8小时和阿糖胞昔1林m。比作用3小时后,u937一Hl细胞系NF·xB、VEGF、MMP一l、MMP一9表达介于后二者之间。 结论 1.通过体内反复接种成功建立裸鼠高浸润性人单核组织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一Hl。 2.NF一KB、VEGF、MMP一1、MMP一9表达与单核组织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特性有正相关。 3.NF一KB的表达对于VEGF、MMP一l、MMP一9有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