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BMA-155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yjs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据报道,估计2020年时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增加一倍。肝癌是世界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在中国的发病率极高,还被称作是“中国特色的肿瘤”。癌症具有易突变易转移且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使得根治癌症非常困难。目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三种,且临床用药的毒副作用大,容易伤害机体的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由此,许多研究学者开始寻
其他文献
本研究拟以中国人群为基础,用PCR-RFLP技术分析CYP3A5和MDR1的基因型在健康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中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早期和稳定期肾移植病人的CYP3A5和MDR1基因多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由日本学者Nishizuka于1977年首次发现,为存在于细胞浆内由钙激活的磷脂依赖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内信号传递的重要介质,具有多种功能。根据它们对Ca2+、DAG的依赖性,将其分为经典型PKC、新型PKC、非经典型PKC及PKCμ四大类。早期研究表明PKC能够被促肿瘤剂佛波酯(TPA)激活,随后的大量研究进一步证实PKC在肿
研究背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其高发性和高致死性,癌症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负担。除手术、放疗外,化疗仍然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在真核细胞中必不可少。微管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如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内物质转运、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细胞有丝分裂等。由于其在细胞,尤其是细胞分裂中的重要作用,微管常作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靶点。根据与微管作用位点的不同,微管靶向抑制剂主要分为作用于
恶性胶质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对于恶性胶质瘤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方法,但由于胶质瘤本身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