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发展期,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大规模的住宅和住区建设在极大的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暴露出大量的问题,反映在住区与居民、住区与自然、住区与城市、住区与社会等关系上的不协调。住区规划理论和模式的落后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规划理论,建立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社区规划理论与模式。本文从哲学的范畴,引入和谐理念,提出和谐居住社区概念,从城市规划学科特点界定其内涵,并将城市居住社区分为综合社区和基层社区两级。依据系统的结构功能理论,充分剖析居住社区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居住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明确和谐居住社区完整的结构构成框架和内涵。要实现和谐居住社区的理想目标,需要从狭隘的住宅小区规划理论中解放出来,完成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从孤立的生活片断到连续的住居生活,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城市和社会。在全面的视野中,确定构建和谐居住社区的基本策略,包括:健康居住、功能混合、高密度、连续的公共生活空间、多样化的交通出行、稳定居住、混合居住、适宜的生态技术体系、居民参与和社区自组织。在建立完善的目标体系和基本策略之后,综合城市规划领域的物质空间规划和社会学领域的社区发展规划各自的优势,进行整合,提出社区发展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的两级规划模式和双重管理模式,将居民的有效参与纳入到社区规划的整个过程之中,确立社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流程。以社区发展规划为依据和指导,进行以物质空间为主导的社区建设规划,在充分发挥物质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的前提下,提出新的规划设计要点,包括结构形态、道路交通、公共设施配套、住宅与建筑布局、公共空间、绿化环境、旧区改造与更新。综合概念、内涵、要素、结构、策略、编制办法和设计要点,形成构建和谐居住社区基本的理论框架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