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i基块体非晶合金因其非晶形成能力强、临界尺寸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与理化性能而备受关注。由于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脆性使其塑性变形极其困难,尽管人们对非晶合金的变形行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变形机制仍是非晶合金研究领域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需要开展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Ti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行为及变形机制,以Ti33Zr30Cu9Ni5.5Be22.5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基块体非晶合金因其非晶形成能力强、临界尺寸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与理化性能而备受关注。由于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脆性使其塑性变形极其困难,尽管人们对非晶合金的变形行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变形机制仍是非晶合金研究领域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需要开展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针对Ti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行为及变形机制,以Ti33Zr30Cu9Ni5.5Be22.5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万能材料试验机、动态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 3500)以及纳米压痕仪等多种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Ti基非晶合金在室温环境、过冷液相区内以及深冷循环处理状态的力学行为及其变形机制。同时还研究了在制备Ti基块体非晶合金过程中引入氧元素后,对其微观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室温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室温压缩试验对Ti33Zr30Cu9Ni5.5Be22.5非晶合金的力学行为及其变形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压缩试样的直径尺寸对其力学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试样直径从4mm减小到2 mm,合金试样的压缩塑性从1.0%提高到2.4%,断裂强度从2070 MPa降低到1870 MPa,呈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在自由体积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非晶形成的临界冷却速率与非晶合金尺寸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小尺寸的非晶合金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冷却速率,因此合金内部可以形成更多可供原子运动的自由体积区域,进而在变形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塑性变形能力。在过冷液相区内Ti33Zr30Cu9Ni5.5Be22.5非晶合金表现出明显的粘塑性流动现象,在此温度区间内非晶合金的变形行为与试验温度和应变速率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升高,Ti基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的激活体积逐渐增大。断裂行为分析表明,当试验温度从618 K上升到638 K,合金试样在流变过程发生脆性断裂的临界应变率由3×10-3 s-1上升到6×10-3 s-1。此外,断裂表面上的应力状态分析结果证明,随着试验温度升高,Ti基非晶合金的内聚强度逐渐增加,同时还伴随着断裂角度的逐渐增大。对Ti33Zr30Cu9Ni5.5Be22.5非晶合金分别进行10、20、30和40次的深冷循环处理,结果发现,合金试样的非晶态结构和热稳定性几乎不受深冷处理的影响,但是合金试样的弛豫焓δHr均明显升高,特别是DCT30试样的δHr提升最显著,表明深冷循环处理诱发了非晶合金的回春行为。而且试样经过30次循环处理后,其回春程度最高。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合金试样的室温塑性在经过30次循环处理后达到峰值(从铸态的1.4%提高至7.8%),同时保持较高的强度。此时,合金试样的平均应力降和剪切带形成能均达到最低值,分别比铸态合金试样降低了30%和21%。在Ti33Zr30Cu9Ni5.5Be22.5非晶合金的制备过程中,氧杂质的引入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当氧添加量不超过0.7 at.%时,氧基本完全溶解于非晶合金中,不形成任何晶化相或氧化物。氧添加量达到1.0%时,非晶合金基体上析出了尺寸超过10 nm的纳米晶。氧添加量增加至3.0 at.%时,试样发生明显晶化,析出了Be2Zr型晶化产物。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氧添加为0.5at.%和0.7 at.%时,合金试样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明显提高,其中,氧添加为0.7 at.%时,非晶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84 MPa和3.72%。随着氧添加量的继续增加,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开始下降。在氧添加量增加3.0 at.%时,非晶合金的强度大幅降低至1724 MPa,塑性则完全丧失,转变为典型的脆性断裂。
其他文献
钛锆(Ti-Zr)基合金具有诸多优异的理化性能,尤其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植入物材料。本文以Ti-50at%Zr合金为基体,通过调控合金中Nb元素的含量,制备了适合于生物医用的新型钛锆基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分析仪、万能试验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检测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成分调控、热变形与冷变形以及热处理工艺对钛锆基合金的相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推动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不仅要强调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现代化,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还要注意物质文明和精神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与儿童思维的结合点,开展儿童诗欣赏与写作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儿童诗、品味儿童诗、创作儿童诗,培养儿童的写作兴趣,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儿童诗的欣赏与写作教学策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儿童天性;与文本对话,开启想象;创作诗歌,迁移语言运用;构建主题学习,涵育核心素养。在儿童诗的熏染陶冶下,以诗育人。
诗是语言的宠儿,是情感的结晶。“诗”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从古代诗到现代诗,诗的表达形式更加新颖、多元,特别是现代儿童诗,其短小精炼、语言活泼、情感真挚,是极具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文学体裁。本文以小学中年级儿童诗教学为例,分析了儿童诗创作的价值,探讨了儿童诗创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抛砖引玉,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圆板、圆环板结构作为工程结构中的核心部件,在航空航天、电力工程、机械加工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对此类工作于复杂多物理场中导电板型结构的振动及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引人关注的前沿课题。有关电磁力学问题的研究很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许多理论假设和计算模型还有待深入完善。板型结构的振动及运动将形成运动量与电磁间的耦合效应,并显著影响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当外界干扰激励或噪声存在时,可能将激发共振,引起结构变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对多民族的整合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族称,是伴随着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才出现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客观实体早就存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把民族和国家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揭示了边疆治理的内涵,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凭此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中国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并不一定是同步的,但却体现出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提高民族工作质量的主线,对其理论基础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现实作用。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等关系的思考。交往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科学阐释: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是交往和生产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加强精神交往的具体体现和深化其他交往的必要前提;第三,铸牢中华民
针对在矿井等特殊环境下在面对运算量大的复杂算法时,传统深度学习算法由于运算量大,现场检测设备由于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无法完成现场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在卷积残差块和恒等残差块中加入跳跃连接,尽可能地减少了信息的损失,并且将部分残差块中的普通卷积替换成深度可分离卷积,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实验表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提取数据的特征信息,提高运算的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从自在走向自觉,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国共产党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核心,从价值逻辑来讲,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和使命,本着没有私利、不谋私利的政党定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中扮演积极角色。从现实逻辑来看,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勇于面对风险挑战,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承担责任。从实践逻辑来讲,中国共产党在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命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