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近年来宫腔操作增加,官腔粘连发生率升高,并成为了女性继发不孕的重要病因之一。官腔粘连即子宫内膜纤维化,内膜厚度不足,面积不够,不能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条件,导致不孕或流产、早产。宫腔粘连是女性不孕症的盆腔异常因素之一,宫腔粘连导致的不孕主要是由于精卵结合与着床受影响,或精卵结合通道阻塞,使精卵不易结合,其发生与既往宫腔操作或宫内感染有关,在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粘连的检出率约为20%[1]。宫腔镜是宫腔粘连的诊治的金标准,手术切开粘连可以形成基本正常宫腔。但是手术后宫腔粘连患者的妊娠情况能否改善,取决于粘连的程度、范围、性质等因素,有统计指出宫腔粘连术后的足月妊娠率最高只有80%左右。可见宫腔粘连治疗的的妊娠率仍欠佳。Romer等报道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加用雌激索加速裸露区上皮化的治疗得到了学界的认可[2],宫腔粘连切除手术后雌激素的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常规。然而宫腔粘连的疗效欠佳,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宫腔粘连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病理生理变化缺乏了解。
人类子宫具有完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它与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容受性、胚胎的种植和发育密切相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可以促进子宫内膜增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可通过与IGF—Ⅰ形成复合物,降低游离IGF—Ⅰ的浓度,从而调控IGF—I的生物学效应。IGF系统能在子宫局部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内膜的增生和分化,此作用受雌孕激素的调节[3]。IGF-Ⅰ和IGFBP-1除具有月经周期性变化外,还可能是影响胚胎种植的重要因素[4,5]。为进一步明确宫腔粘连疗效欠佳的原因和进一步改善官腔粘连术后内膜生长情况、宫腔环境、胚胎着床条件和提高妊娠率,在此行宫腔粘连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Ⅰ(IGFBP-Ⅰ)的表达变化情况研究。
研究目的:
1.研究宫腔粘连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Ⅰ(IGFBP-1)的表达变化,了解治疗后子宫内膜的生长情况;
2.探讨宫腔粘连手术及雌激素周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相互作用以及IGF—Ⅰ和IGFBP-1对子宫内膜生长的影响。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07年3月~2007年11月经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并要求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的患者42例(其中5例未能取到内膜标本)。主诉为继发月经减少、不孕等。37例患者收集到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子宫内膜标本并行免疫组化分析。
2.实验方法:对每个子宫内膜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非生物素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
3.统计学处理:IGF—Ⅰ和IGFBP-1免疫组化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术前术后评分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或配对资料秩和检验。轻、中、重度组间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和治疗前后免疫组化评分的差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统计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实验结果:
1.子宫内膜IGF—Ⅰ免疫组化染色评分:
(1)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子宫内膜IGF—Ⅰ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比较:
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高于正常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低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低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相同部位轻、中、重度分度子宫内膜IGF—Ⅰ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比较:
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组轻度高于中度、重度(P<0.05),中度与重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组轻度高于中度、重度(P<0.05),中度与重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组轻、中、重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组轻、中、重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四个不同部位轻、中、重度分度子宫内膜IGF—Ⅰ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比较:
在轻度宫腔粘连组中,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高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低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中度宫腔粘连组中,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高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有统计学(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低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低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
重度宫腔粘连组中,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低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低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P<0.05),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与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子宫内膜IGFBP-1免疫组化染色评分:
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粘连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正常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粘连部位、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正常部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宫腔粘连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IGF—Ⅰ表达明显增高,提示雌激素可能促进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的IGF—Ⅰ的表达;
2.治疗后子宫内膜生长情况改善和IGF—Ⅰ表达较术前明显增高,提示IGF—Ⅰ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本治疗能改善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的生长恢复;
3.手术及雌激素治疗前后子宫内膜IGFBP-1的表达水平均较低,提示宫腔粘连患者增殖期子宫内膜IGFBP-1低水平表达。
4.手术切开恢复子宫腔形态及容积,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覆盖手术切开创面及原创伤部位的内膜恢复。手术及雌激素共同促使宫腔恢复正常形态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