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声音表现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heng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三首》是黎英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创作的艺术歌曲集,分别由孟浩然的《春晓》、张继的《枫桥夜泊》、王之涣的《登鹤雀楼》三首唐诗谱曲而成。黎英海通过音乐与诗词的结合,使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唐诗三首》的音乐突破了中国传统声腔系统、吟诵韵白及西方调式、和声的种种束缚,不仅创新的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精髓,又完美的把东方音乐的审美特征寓于艺术歌曲这种西方音乐体裁之中。本文主要从《唐诗三首》声音表现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诠释与西方艺术歌曲的异同,进而通过《唐诗三首》的声音表现深入揭示出黎英海对东方审美趣味的艺术追求,以及展现出《唐诗三首》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为《唐诗三首》的歌曲旋律创造性使用了三种不同的中国传统七声调式,它们分别是:《春晓》雅乐七声调式、《枫桥夜泊》清乐七声调式和《登鹳雀楼》燕乐七声调式,这是《唐诗三首》成为合集的重要原因。2、强调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抑扬顿挫”的重要性,提出了因情绪的需要而咬住字头即“软咬字”、“硬咬字”的正确与否与过渡到元音关系即“柔过渡”、“刚过渡”不同状况的结合方式。3、提出了演唱《唐诗三首》在声音表现形式上更多的运用西方美声唱法的嗓音音色变化,并与钢琴伴奏不断变化的各种音色进行合作。黎英海借用艺术歌曲这种西方“舶来品”,为各种音色因素的组织手段找到了契合的中国传统形式美法则这个中介方式。
其他文献
<正>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5册板块一:练习朗读师:你最早是怎么知道《哪吒闹海》这个故事的?生:我是听爸爸妈妈讲的。生:我是在电视里面看到的。生:我看了妈妈给我的书。
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和社会歧视现象的存在,在物质和精神上遇到巨大困难。中国目前有残疾人约8300万,长期处于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下对残疾人自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从而陶冶情操,提高
目的:应用人工唾液对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CGF)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进行降解,研究CGF和PRF在人工唾液中的降解特性,比较两种生物制品的降解速度,从而进一步加深对CGF生物
就消费者权利的法律属性而言,这种权利属于私权的范畴。由于社会对私权的特性认识模糊,导致消费者的维权行程步履艰难,以致于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消费者因维权而被定罪的案例。
由于受传统机制以及自身资金、人才等原因限制,国内传统女性杂志的品牌建设并不理想。随着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传统女性期刊市场面临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问题,随着发展,
家庭作业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环节之一,是连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家庭作业反馈的信息调整改进教学活动,而且也能
目的: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患者中,患者可选择射波刀治疗或者进行脑转移瘤切除术,但是目前两者的疗效比较尚没有统一的结论。为了评价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中,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南北方差异自古至今是一种自我辨别和认知的方式,然而因南北方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也时常发生。电视剧《双城生活》讲述了因南北方生活差异造成各种
传统的递能源数据信息的方法已不适应当前能源情报工作发展的需要。建立数据库,配以现代化检索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上海市节能数据信息需求现状,阐述建立节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