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项目的日趋复杂化,各学科、各领域交叉融合,同时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科技创新团队逐渐向着网络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具有了虚拟团队的性质,最终形成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虚拟科技创新团队已成为一种正在被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其以创新性任务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能够跨越时间、地点和组织边界的障碍。事实证明虚拟团队不仅能够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而且能够提高参与者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得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知识流动是知识通过一定媒介和路径在知识主体间运动的过程,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创造,知识流动是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败的关键。以成员作为节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知识网络,因此可利用知识网络的相关工具对知识流动进行分析。知识流动的研究对于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功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流动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界定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知识流动的过程和方式,讨论了知识网络的内涵、结构等相关内容,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持续知识流动的条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以知识转移效用函数为切入点,逐渐放宽条件,通过在基本的静态博弈、理性预期下的混合策略博弈、考虑到未来利益的重复博弈及演化博弈几个层面上的分析,系统研究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的条件、稳定性和持续性;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并验证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知识流动效率包括知识流动的实际水平和知识流动产生的知识流量和存量变化两个方面,动力因素、条件因素、能力因素均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并考虑到知识流动意愿作为动机性因素对知识流动的重要作用,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做了单独分析;分析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修正了V.Latora and M. Marchiori的效率测度模型。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知识流动水平、知识流量、知识存量增长三个维度构建了知识流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采用能够有效处理不确定问题的D-S证据推理模型进行评价,详细讨论了应用证据理论进行知识流动效率评价的具体算法步骤。从成员选择机制、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协同机制、成员知识流动能力和网络能力协同发展机制、激励机制、文化管理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管理机制。提出了多级可拓综合评价的成员选择机制模型。分析了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的协同机制及耦合度的测度方法。提出成员知识流动能力和网络能力应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基于网络结构视角对知识流动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为促进知识流动提供了激励方案。分析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文化障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为促进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进而为充分发挥其知识密集的优势,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