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负载Her2多肽的CIK-DC(DCIK)共培养体系(即DCIK-P细胞)2.研究DCIK及DCIK-P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3.研究aPKC抑制剂联合CEF化疗药物、DCIK和DCIK-P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4.探讨aPKC抑制剂增强DCIK和DCIK-P细胞杀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利用细胞生物学技术体外培养DCIK和DCIK-P细胞。2.流式细胞技术分析DCIK和DCIK-P细胞的表型以及PCR分析细胞的HLA基因型,Western-blot法分析乳腺癌细胞株Her2表达情况。3.细胞毒性实验检测DCIK、DCIK-P细胞和CEF化疗药物单用及联合aPKC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SK-BR-3、MCF-7)的杀伤作用。4.RT-PCR检测hASIP和Fas/FasL在临床乳腺癌标本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来探讨aPKC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1.建立了DCIK共培养体系,实验结果提示DCIK细胞有较高的NKT细胞含量并且具有向CTL细胞分化的能力,其增殖活性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也明显高于CIK细胞。筛选了HLA-A2~+型细胞DCIK和DCIK-P细胞和三株不同的乳腺癌细胞,分别为MDA-MB-231(HLA-A2~+Her2~+)、SK-BR-3(HLA-A2~-Her2~+)和MCF7(HLA-A2~+ Her2~-)。2.DCIK及DCIK-P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D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为40%~50%不等。负载Her2多肽的DCIK-P细胞对于高表达相关抗原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最高达76.30%,而对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相关抗原的肿瘤细胞杀伤活性不能明显提高,表明DCIK-P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杀伤作用。3.aPKC抑制剂联合DCIK细胞的杀伤作用DCIK和DCIK-P细胞能提高对三株经aPKC抑制剂处理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DCIK-P对三株经aPKC抑制剂处理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MDA-MB-231的杀伤增强作用最为明显,可提高12.03%。另外,aPKC抑制剂能不同程度(5~15%)提高CTX、Epi和5-Fu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4.PKC抑制剂的增敏机制探讨hASIP-a在三株乳腺癌细胞中均见高表达,在临床乳腺癌标本细胞中也见高表达。乳腺癌细胞株中均见Fas表达,而DCIK中可见FasL高表达。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了aPKC抑制剂联合DCIK细胞上清(含可溶性FasL)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见明显提高,推测可能为通过Fas-FasL途径所起的作用。结论:1.DCIK和DCIK-P细胞比CIK细胞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2.负载Her2多肽的DCIK-P细胞能明显提高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3.aPKC抑制剂联合CEF化疗药物、DCIK和DCIK-P能提高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4.hASIP-a在乳腺癌细胞株和人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其hASIP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生长。而aPKC抑制剂可能是通过Fas-FasL途径提高DCIK细胞的杀伤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