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市场日趋活跃,房地产市场也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然而,伴随着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并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4.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可见土地闲置问题已相当严重。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研究闲置土地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有助于防止闲置土地的形成,盘活现有闲置土地,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并推动创建节约型社会。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闲置土地的本质和内涵,区别闲置土地、空闲土地和低效用地的不同特点,并从多个角度对闲置土地的分类进行讨论。本文以杭州市主城区出让土地的现状调查为基础,分析杭州市主城区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闲置土地时空分布特征。在322宗调查样本中,已开发土地224宗,未开发土地98宗。其中,闲置土地79宗,闲置面积3303819.4平方米,平均闲置时间约为2.1年。杭州市主城区闲置土地大量出现在2005年至2007年出让的地块中,占所有闲置土地的90%,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生活配套不足的新兴板块和远离城市发展重心的板块。依据闲置土地的成因,将闲置土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开发商囤积土地而产生的闲置、资金不足而产生的闲置、规划变动而产生的闲置、拆迁改造困难而产生的闲置、政府批而未供产生的闲置和由于其它不可预计的因素所产生的闲置。本文对闲置土地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概括总结出闲置土地的内在形成机理,包括区位选择机理、区域非均衡机理、社会集聚机理、宏观冲击机理、政策扰动机理、制度缺陷机理、权力寻租机理、社会阻尼机理、蝴蝶效应机理、设施凹陷机理和囤地利差机理。着重分析了囤地利差机理,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建立闲置土地开发获利模型,分析房价涨幅、土地成本、利率、土地闲置费、预期收益率等因素对土地开发时机选择的影响。研究得出房价涨幅越快,土地成本比重越低,利息负担越轻,闲置土地费率越低,则延期开发越有利;资本利率越高,当前利润率越高的项目,延期开发越不利。最后,提出闲置土地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严格执法,着力处置闲置土地;“因地制宜”治理闲置土地;征收土地持有税,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采用多种途径,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防止土地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