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预氧化对于藻类藻毒素释放和降解的特性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理学部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藻类爆发对于水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常规除藻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化学预氧化是应用最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它包括化学氧化剂和超声波辐照,一般在混凝沉淀之前进行,通过改变藻细胞表面电荷或空化效应起到强化混凝沉淀的效果。 化学预氧化处理的特点是在除藻过程中破坏藻细胞的完整性,导致胞内毒素一藻毒素大量释放到水体中。但在释放藻毒素的同时,化学预氧化也能够同时降解藻毒素。藻毒素中来源最广泛的微囊藻毒素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肝脏肿瘤促进剂,WHO规定饮用水水体藻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1.0μg/L。因此,化学预氧化处理在除藻的同时,如何控制有害物质的引入已引起广泛关注。 本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化学预氧化处理的水体安全性角度出发,对于常规化学预氧化除藻工艺中存在的藻毒素释放和其降解过程进行研究,以藻毒素释放降解速率比最小为目标,探索氧化工艺的最优条件,以控制水体中藻毒素的浓度。 本论文主要选用铜绿微囊藻为除藻处理对象,其释放的微囊藻毒素作为藻毒素的代表,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藻细胞内外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两种预氧化工艺对于藻毒素的降解和藻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本论文首先以超声波作为预氧化方法进行对藻毒素和含藻水的处理实验,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藻毒素在低频超声场中迅速被分解去除,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模型。随着功率的增加,超声对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增强。高低频率超声波由于空化效应都会导致藻细胞破坏即藻毒素释放。通过比较超声波降解速率超过藻毒素释放速率的时间拐点出现早晚,或是超声波降解速率与释放速率的速率比来考察超声波频率、功率对于藻毒素释放和降解的综合影响。在超声波辐照作用藻类时,应尽可能选择400kHz以下的频率条件,当有些必须使用高频超声波除藻的工艺中,则应该选择较高的功率,且须适当增加反应时间来控制藻毒素的浓度。 本文研究的另一种预氧化方法是化学氧化剂-次氯酸钠。实验得到次氯酸钠的投加会造成藻细胞破碎即藻毒素释放。通过不同次氯酸钠投加量的预氧化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控制藻毒素扩散的最佳次氯酸钠投加量是20mg/L。由于初始藻细胞浓度也会影响次氯酸钠处理藻毒素释放降解的变化曲线,在藻类大量爆发的高浓度藻溶液预氧化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次氯酸钠,而在低浓度藻溶液如水厂常规预氧化除藻可以使用次氯酸钠。
其他文献
中职学校英语选修课的实施,将“适应学生的需求”摆在选修课内容设置的首要地位,这不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为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以学生的需求与
  使用冲击钻机进行大规模坝基防渗墙施工对泥浆制备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高海拔地区大规模防渗墙施工,建造一个高产能的泥浆制备系统是完全必要的。本文结
  在防渗墙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接头管被卡、被埋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对如何正确处理与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以实例展开讨论。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第三、国内第一。大桥南锚碇深基坑支护首次采用了"∞"字形地连墙井筒结构。地连墙厚1.5m,最大深度达51.5m,墙底入岩深度达3.0m,而且有
  20吨级绳索抓斗斗体是与HS875HD型大型主机配套的工作装置,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深厚覆盖层地基中防渗墙造孔施工的效率。本文简要介绍了原配斗体在重量匹配、主机功率
接头管法是混凝土防渗墙接头施工的先进技术,以节约墙体材料、施工质量可靠、显著提高工效和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在大厚度(≥1200mm)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的应用尚有
  由于工程施工层层分包、施工队伍素质低下、管理不善等原因,往往使混凝土防渗墙出现不应有的渗漏,导致防渗效果不佳。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北京大宁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配套工程,库岸堤基混凝土防渗墙须穿越多条已有地下管线,是影响防渗墙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工程五标段西堤防渗墙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irect Alcohol Fuel Cells,DAFCs),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环境友好型能源,具有燃料来源丰富、能量密度高、便于操作以及运行温度低等优点。在碱性介质中,DAFCs不仅能有效缓解醇类渗透问题,具有优异于酸性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而且在该条件下催化剂的选择范围大大拓宽。Pd比Pt价格低廉,储量相对丰富,在碱性环境中表现出优于Pt的电催化性能,因此Pd基催化剂逐渐成
纳米带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光、电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光致变色材料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装饰和包装材料、信号显示等领域。采用静电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