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制氢过程中强化硫磺分离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接电解硫化氢技术中生成的硫磺颗粒小且呈絮状,所以硫磺分离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本论文结合间接电解法的特点和此方法生成硫磺的特性,分别采用沉降、熔融和气浮几种方法进行硫磺分离研究,同时研究了硫磺在管路中的粘附情况。  实验表明,沉降分离中加入活性白土常温静置4h后,硫磺分离效率可达到95%以上;沉降分离效率随静置时间的加长而提高,但是4h后提高的缓慢;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硫磺沉降分离;活性白土的加入量对分离也有影响。  熔融分离中,150℃,1.5h可使硫磺分离效率达到98%,与常温静置相比提高了近10%;随铁含量在吸收液中的增加,熔融后硫磺中包裹的铁含量也逐渐增加;硫磺含量对分离效率无明显影响。  气浮分离中,气体流量2001L/h,液体流量520L/h可达到最佳分离效果;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加入可提高硫磺分离效率,实验通过加入10mg/L可使硫磺分离效率达到95%以上;气浮分离中温度的升高可提高分离效率;此外,实验测定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离子膜的影响。  硫磺粘附实验表明,2天后硫磺在管路中的粘附量达到稳定;温度的升高和硫磺含量的增加可增大硫磺粘附量;流速的增大和聚丙烯酰胺的加入可降低硫磺粘附量。  通过对沉降、熔融和气浮三种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为以后硫磺分离技术定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气浮分离与其他两种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很大优势,值得以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PEDOT微球特别是空心微球的制备,Fe3O4/PEDOT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以及FeO(OH)/PEDOT复合纳米棒的制备,考察了控制材料形貌和结构的因素,并利用SEM、TEM、FTIR
学位
本论文通过在Co%Mo/γ-Al2O3催化剂上添加金属助剂如Fe、K、Mg,制备了相应的改性催化剂,研究了助剂种类及负载量对催化剂物化性质与脱硫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RD、BET、H2-TPR对
尽管钾资源匮乏,但在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一察尔汗盐湖的氯化钾生产工艺中,溢流排放大量细晶,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钾和氯化钠晶体,造成钾资源浪费。本文重点研究了溢流细晶中氯化
本文以创建利用石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萘为原料制备高性能PEN材料的工艺为目标,以萘异丙基化制2,6-二异丙基萘反应为重点,制备并表征了MOR/MCM-41、β/MCM-41和Y/MCM-41等三种
为了弥补油溶性缓蚀剂在石油酸性介质中的静态失重评价尚未建立标准之不足,尝试建立了油品在环烷酸介质中的常压静态失重评价方法,初步确定了在环烷酸介质中进行静态失重评价
本文采用低温水浴法制备了ZnO纳米棒,用浸渍法或光沉积法在其上沉积Ag2O,CuO或In2O3壳层,制备出ZnO/MOx核壳纳米棒;用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棒生长于还原石墨烯(RGO)表面的ZnO/RGO复合纳米材料,并以此为基体,将生长于RGO表面的ZnO纳米棒转化为ZnO@ZnS和ZnO@ZnS-Bi2S3核壳纳米棒。用SEM、TEM、XRD、XPS、Raman、PL、UV-Vis等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