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提高成功就业的能力,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的因素?如何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就业指导新思路?作者通过实证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引入个案研究,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并在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高校就业指导新思路。研究发现,目前影响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因素非常多,大致可分为毕业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大类。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仍然是“短期促销”、“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形式。它的特点是:指导工作主要是面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的,内容仅限于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撰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尽管职业的技巧性指导是必要的,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毕业生就业起不了根本性的作用,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这样的指导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它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即缺乏专业性,缺乏灵活性,缺少连贯性以及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管理层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指导思想不明确;就业指导机构缺乏自主性;缺乏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机构队伍。
本研究通过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业指导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两端延伸,全程教育”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新思路。主张把就业教育的前端应延伸至招生宣传,使考生了解专业设置、学科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就业方向,促使学生在广泛了解、深入思考后做出理性选择,以此增强学生入学后的专业认同,激发学习兴趣。就业教育的末端应延伸至毕业生离校后1—2年。在学生离校后,通过回访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并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毕业后教育,适时指导毕业生,帮助其适应新环境并做好职业发展定位。并从学校的就业指导原则、人才培养模式、全程指导、个性指导、提升就业指导老师专业水平以及建立素质认证系统六个方面与政府的户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财政投入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