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13年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湿地样方调查的植被和水因子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域内各样地的水因子特征和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做了分析,阐明了植物谱系多样性及水因子与植物各多样性指数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弥补了前人在该区域内对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群落现状数据和基础资料。对黄河中游湿地生多样性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的河流宽度总体上从禹门口向下游呈显著增大的趋势。因布设样地时需要避开农田及人为干扰,所以样地与河岸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地下水埋深的最小值为35.05cm,最大值为158.96cm。土壤含水率在0.54%~5.31%之间变化。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r=-0.901),土壤含水率=-0.037×地下水埋深+5.48。2、在APGIII分类系统的基础上,运用谱系多样性软件Phylocom计算可知,13个样地的谱系α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对应样地S1(2289.17),最小值对应样地S10(706.894)。谱系β多样性结果显示:样地S2与S9之间的系统发育距离最远,谱系β多样性指数值最高,为286.31;样地S3与S9之间的系统发育距离最近,谱系β多样性指数值最低,为246.36。通过计算群落谱系结构发现:样地S1、S9、S12和S13中,群落谱系结构为聚集模式,物种之间有聚集的趋势。谱系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Δ+)和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各类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1>S6>S12>S4>S3>S8>S7>S11>S9>S13>S5>S2>S10,分类学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3>S5>S7>S11>S12>S13>S4>S6>S1>S2>S9>S10>S8,功能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1>S10>S4>S8>S3>S6>S9>S7>S11>S5>S12>S13>S2,谱系多样性综合结果的次序为:S1>S12>S3>S9>S5>S4>S6>S13>S2>S11>S7>S8>S10。3、与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的水因子是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水率。分类学多样性则与河流宽度(p<0.05,r=0.559)和地下水埋深(p<0.05,r=0.593)显著相关。功能多样性指数中只有功能离散度Rao与土壤含水率显著正相关(p<0.05,r=0.555)。系统发育距离(PD)与土壤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r=0.719),系统发育距离(PD)与地下水埋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r=-0.573),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与地下水埋深呈显著正相信关(p<0.05,r=0.661),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与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r=-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