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Filamin A与前列腺癌细胞功能、形态之间的关系及FilaminA在前列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分析其在前列腺癌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将重组质粒pSilencer-Filamin A转染LNCap人前列腺癌细胞,抑制Filamin A基因的表达,通过Western印记检测Filamin A的表达,通过潮霉素筛选建立干涉Filamin A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以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曲线;通过光镜观察Filamin A抑制前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判断细胞非锚定依赖性生长的能力;通过划痕实验,判断细胞迁移生长的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组织中Filamin A的表达程度,采用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免疫组化实验进行判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将重组质粒pSilencer-Filamin A转染入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经潮霉素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Western blot表明在靶细胞中有效抑制Filamin A基因的表达。2.细胞形态学改变:LNCap细胞表型特征:细胞排列紧密,彼此接触较多,细胞粗壮,贴壁触角增多;转染质粒pSilencer-Filamin A的细胞形态:细胞排列疏松,彼此接触较少,呈纤维状,贴壁触角少。3.细胞体外生长曲线:利用MTT法分别观察了LNCap细胞及转染质粒pSilencer-Filamin A细胞的体外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LNCap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转染质粒pSilencer-FilaminA的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0.05)。4.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测定了两组细胞在软琼脂中的生长能力,实验结果表明,LNCap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明显低于稳定转染质粒pSilencer-Filamin A的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0.05)。5.划痕实验:测定了两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的划痕愈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稳定转染质粒pSilencer-Filamin A的细胞较LNCap细胞愈合迁移能力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6.免疫组化:Filamin A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相比显著降低(表达率分别为27.3%、86.4%,P值分别为P<0.0001,P<0.001),Filamin A基因表达强度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结论:1、利用pSilencer-Filamin A重组质粒转染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通过潮霉素筛选和Western-blot鉴定,能够得到有效抑制Filamin A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株。2、Filamin A基因表达的抑制提高了LNCap细胞的恶性程度,Filamin A基因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3、Filamin 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与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程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Filamin 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提示Filamin A可能作为一个前列腺癌分期的分子标志物。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稳定抑制Filamin A基因的人前列腺癌细胞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研究了Filamin A基因的抑制对LNCap人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前列腺增生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Filamin A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验结果揭示,Filamin A基因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Filamin 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揭示Filamin A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