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类犯罪的刑法规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考试大国,每年举行的国家级考试多达二百多种,参与考试的人数也达到上亿人次。考试是选贤任能的最基本途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举行考试的规模也逐步增大,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考试作弊行为也变的花样翻新起来,对我国的考试制度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对广大考生公平公正参加考试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不利后果,有很深远的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推行之前,学界对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力度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虽然有许多针对考试作弊行为的行政处罚规则,刑法中也有罪名可以予以制约。不过在由于案子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罪名不够切合,相关罪名不能有效滴规制作弊行为。所以说,刑法对考试作弊类犯罪对该类行为进行系统的分类和规制非常有必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部分探讨考试作弊行为犯罪化的应然性,介绍考试作弊惩罚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国外立法,探讨作弊行为入刑的原因,从考试作弊的社会危害性入手,分析行政处罚的局限性以及《刑法修正案(九)》之前的刑法规制不完善。第二部分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首先对考试作弊的内涵阐述,其次是是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范畴辨析,探究国家考试的含义和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范围。第三部分是对考试作弊基本行为的司法认定,首先对考试作弊犯罪行为种类界定。分为组织考试作弊行为、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行为和代替考试行为。将各个行为中的相关概念、犯罪形态予以厘清。第四部分是关于如何完善我国司法适用中的问题,包括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认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中试卷和答案能否被认定为国家秘密的探讨,以及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与作弊类犯罪的区别和相关器材性质分析;对情节严重予以定性、以及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应从重处罚等。
其他文献
<正>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
会议
沙丁胺醇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又称β 受体兴奋剂).因其具有营养再分配作用,在食品安全、体育运动等方面存在药物滥用问题,从而引起药物残留,进而对人
喀斯特的形成因素很多。首先是地质因素,它是喀斯特发育的基础。而碳酸盐岩是喀斯特赖以发育的物质基础,其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不同,使喀斯特形态发育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本文主要针对预应力砼空心板在预制过程中一些常规的控制要求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施工过程中一些易见的质量通病进行重点阐述,以供同行兄弟参考借鉴。
《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实施使得考试作弊行为在刑法上有了明确的规制。虽然在立法上规定考试作弊犯罪,但是考试作弊罪入刑仍然遭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有人认为考试作弊入刑过
甘肃省紫苏主产区紫苏及其食用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紫苏比较效益的逐步提升,特别是陇东地区紫苏种植面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传统春播长期因受春旱制约,影响了出苗和生长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文学欣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古诗词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升,所以,在实际的语
以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比较了低能N+离子、紫外线和60Co-γ射线对黑曲霉的剂量存活效应和诱变效果。结果发现:N+离子注入的存活曲线与紫外线、60Co-γ射线辐照不
从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的新要求,分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通过改革现行农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