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母国吸收能力的视角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阶段大力推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DI)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大举措。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是促进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而母国企业如何更好更快地吸收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也成为了企业与学术界讨论的重点。本文基于母国吸收能力的视角,首先总结了已有关于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对母国自身吸收ODI的逆向技术溢出能力做出系统评价;最后利用区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母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  研究结果表明:从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看,区域技术市场的发展、产出集聚效应以及对外直接投资额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区域吸收能力;从吸收能力的研究维度来看,同化能力对吸收能力的贡献最大,再创新能力第二,获取能力最小,总的来看三个分能力悬殊并不大,这体现了我国区域吸收能力的系统性与均衡性;从我国区域O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排名来看,东部地区最高,东北与中部地区相差不大,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除四川外)吸收能力最弱;在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测度中,东北地区排名第一,中部地区第二,东部第三,而西部地区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同样东北地区的吸收能力对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第三,东部地区最小,说明吸收能力对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随着各区域的吸收能力大小不一。最后,并依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以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为例,研究了FDI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予以研究:第一,研究了产业集聚对FDI的区位选择的影响;第二,分析了FDI对产业集聚作用
贝叶斯网络(Bsyesian network)是描述随机变量间的依赖关系的图形模式,已被普遍应用于不确定性问题的智能化求解.贝叶斯网络学习又分为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本文主要研究贝叶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与分享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概念已经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延展到非结构化数据.文本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承载形式,其数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