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解决“三农”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的参与和支持。农村金融的参与者包括: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农村企业和农户。由于微观主体农户的调查和研究需要的人力较多,之前研究农村金融的学者大都从宏观层面或者说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问题。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户,对其借贷行为的研究无疑是农村金融问题的根本。笔者认为,当前农村金融的问题根本在于信贷需求不足而不在于供给。本文试图研究微观主体的农户,从生计资本的视角,分析农户的借贷行为,找出农户借贷行为的特点以及不同贫困地区的差异性。基于以上的背景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以四川省平武和旺苍两个县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对两县农户的借贷行为以及生计资本进行抽样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392份。首先对调查样本的生计资本值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发现:旺苍县的自然资本值比平武县的自然资本值低,而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值,旺苍县都比平武县高。其次,运用Logit模型检验生计资本对农户是否发生借贷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平武县和旺苍县农户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都对农户是否发生借贷行为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都为正。而自然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产生负效应,即两地自然资本高的农户,越不易发生借贷行为。在Logit模型检验的基础上,论文运用OLS模型检验生计资本对农户借贷额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地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显著的。其中自然资本对农户借贷额度的影响是负效应,其余是正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还发现:同一地区,农户的同一资本对是否借贷和借贷额度两个因变量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由于传统文化、政治、制度等原因,对同一因变量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