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问题行为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也备受教育者的关注。如何预防和矫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论文以Weiner的行为责任归因理论为基础,试从同伴的角度来展开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 通过初步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Weiner的行为责任归因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学生对同伴问题的行为责任归因,并得到了这样一个规律:可控→责任高、同情低、生气高→低帮助意愿;不可控→责任低、同情高、生气低→高帮助意愿。这符合Weiner提出的行为责任归因理论模型。 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我们通过编制情境故事问卷,探讨了不同的人际关系、事件大小和事件的控制性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责任归因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以下结果:(1) 不同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责任归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学生对同伴问题行为的责任推断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但在不可控条件下越是要好的同学越认为他负有较高的责任;在情感反应方面,中学生对要好的同学是“既恨又爱”,对不熟悉的同学是“不恨也不爱”,对一般的同学介乎其中;在帮助意愿方面,中学生对同伴的问题行为都具有较高的帮助倾向,人际关系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2) 事件大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责任归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可控的情况下,中学生认为同伴对小事件的问题行为负有相对高的责任,表现出较多的生气和较少的同情,在帮助意愿上也表现得相对低;而认为同伴对大事件的问题行为负有相对低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