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活性肽对胃癌细胞靶向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抗癌活性肽对转化的人淋巴细胞、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由北京大学柯杨教授等建立的细胞系)、化学致癌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转化的人胃粘膜上皮细胞—命名为MC、人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胃癌细胞的靶向性抑制作用。方法:(1)分别在体外培养四种细胞:转化的人淋巴细胞及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以RPMI1640培养液常规培养,GES-1及MC细胞采用特殊培养基151培养;(2)3H-TdR掺入法检测抗癌活性肽对四种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抗癌活性肽对四种细胞具有不同的作用,且随着细胞的生物学性质的改变,抗癌活性肽对其抑制增殖呈现不同的作用,显示对胃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87.83%),其次为化学致癌剂MNNG转化后细胞(抑制率为58.59%)、转化的淋巴细胞(抑制率为30.9%)以及GES-1(抑制率为17.2%),与其它三种细胞比较,对胃癌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陛(P<0.05)。结论:抗癌活性肽对胃癌细胞有较强的靶向性抑制增殖作用,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其他文献
为解决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道煤柱宽度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马兰矿以12503工作面为背景,采用小煤柱沿空留巷的开采方法来提升工作面回采效率,同时对沿空留巷煤柱合理宽度尺寸和巷
为了降低涌水对煤炭开采影响,针对3101首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问题,在对该采面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基础上,采用理论法确定采面开采后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并通过动静储量法预测
目的: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食管癌已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城市中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调查中发现,胃癌致死是第一位,食管癌排在第二位。  食管癌病理类型分为腺
本文通过分析小本体聚丙烯粉料加工企业在造粒等环节可能存在的粉尘爆炸问题,探索提出粉尘防爆治理措施,并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安全防治措施是切实可行的,为国内炼油行业小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