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起源自业余爱好。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早期的如弗朗西斯·培根等科学研究者无一例外地都是科学的业余爱好者。然而,随着科学家社会地位的确立和科研事业的组织化,至二十世纪初,业余科学的领先阵地几乎全部让给了职业科研人员,业余爱好者们的身影仅在天文、生物观察等有限的研究领域内出现。近二十年来,非职业人士参与科学研究的浪潮再一次兴起,其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气象、气候变化、生命科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十余个领域。促使公民参与科研的活动复兴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科学教育领域思潮的转向。
公民科研是公民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允许业余爱好者们和非专业人士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职业科研工作者主导的科研项目中,自愿承担观测现象、收集数据、分析资料、宣扬科学理念等体系化科研任务中的部分工作。公民科研的最重要特征是普通公民接受职业科研工作者的指导,协助其采集或分析数据。这使它不同于民间科学、开放科学和众包式科研。国外学者根据项目目标、项目组织特征、项目采用的技术等,将公民科研项目分为五种类型:行动类、保护类、调查类、虚拟类和教育类。就公民参与科研活动的大框架而言,公民科研属于其初级形式,“分担型”。
当前公民科研一词尚不为国人熟悉,为了较好地阐释之一概念,本文在第一章对“公民”和“科学传播模式”做出概念界定,在第二章通过背景梳理、内涵界定、相关概念辨析、分类和归类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诠释了公民科研一词的内涵。
公民科研中的科学传播是一个循环往复式的、系统性的传播过程。本文在第三章里尝试分解出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的过程和其传播要素,再在对其循环性、交互性的传播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勾勒出公民科研活动中的科学传播的传播模式。本文认为,公民科研是科学传播的特殊形式。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的流程不再遵循传统中“自科学知识的生产者,通过中介的媒介,最后流向一般大众”的路径,而是一个在交互中推进的过程。在公民参与的框架下,传统的科学研究的流程和传统科学传播的流程各自分离的形态被部分打破了,科学知识的生产和流通被结合在一起。公民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科学知识生产的效率;而他们在学习“如何做科研”的同时,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在第三章最后一节,本文借助上述公民科研的科学传播模式,对国外公民科研的代表案例“种子偏好实验”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是本文对公民科研科学传播模式如何应用于国内的一个初步设计。面向大众传播科学是科研机构的重要职责,而当前我国科研机构的科学传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公民科研将科研和科学传播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为我国科研机构所借鉴,并分析了该模式在国内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最后,本文为未来中国公民科研的开展提出了几点想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