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体内毒素蓄积,引起代谢紊乱及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世界上对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3种,即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腹膜透析(peritneal,PD)和肾移植。本文在了解腹膜转运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对腹透患者血清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磷(phosphorus,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的清除效果、临床症状及营养状态综合判断透析是否充分,以指导临床更好地选择透析方案、调整透析剂量,提高透析充分性,提高CAPD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肾病科接受CAPD治疗的50例腹透患者。完成所有患者相关病史收集,对于刚开始进行腹膜透析者,均给予标准CAPD方案。分别在规律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内进行腹膜平衡试验,并复查腹透充分性及营养状态指标,并询问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评估腹膜透析的充分性及患者营养状况,50例腹透患者有20例患者达到腹透充分化指标。对于未达充分性透析指标的30例患者,根据腹膜转运特性调整腹透方案及透析剂量,3个月后随访,16例达到充分透析指标。并且对腹透患者每6个月随访1次,分别进行腹透充分性评估。50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33例继续腹膜透析治疗,7例改血液透析,3例腹膜透析并血液透析(1次/周),1例肾移植,6例死亡。统计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学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 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选用相对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数表示,应用χ2检验,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结果:(1)腹膜透析前后比较,BUN、CRE、P及PTH水平下降,HB、Ca2+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2)我院腹透患者腹膜转运类型的构成比(H占14%、HA占46%、LA占38%、L占2%)与文献报道相似。(3)经验性腹透方案进行腹透,50例患者中有20例腹透患者达到目标值;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结果,对首次未达标的30例患者,调整腹透方案及透析剂量,16例患者腹透充分性达标。(4)对50例患者分别行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SGA)评分:营养正常27例;轻中度营养不良21例;重度营养不良2例。(5)腹透充分性指标KT/V与蛋白代谢率(protein catabolic rate,PCR)、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呈正相关;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与RRF呈正相关。(6)腹透液蛋白丢失多少,与腹膜转运类型无关(P>0.05)。结论:(1)腹膜透析不仅可清除BUN、CRE等小分子毒素,还可清除iPTH中分子毒素,是一种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的方式。(2)腹膜透析可以显著改善ESRD患者的尿毒症症状,可改善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3)在PET基础上,调整腹膜透析方案或调整透析剂量,可提高腹膜透析的充分性。(4)透析充分性指标KT/V与PCR、ALB及RRF呈正相关;Ccr与RRF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