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血清SorLA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探究目的:验证血清SorLA与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以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实验组,无颈动脉狭窄者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商业化抗体的结合能力和特异性,通过ELISA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的SorLA值,评价血清SorLA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显示为一清晰条带,ELISA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SorLA为1.333±0.291ng/ml,对照组血清SorLA为1.175±0.339ng/ml,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2.218,P=0.029)。结论:血清游离SorLA与颈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相关性。第二部分:组织SorLA的临床价值探究目的:探究血清与斑块组织SorLA浓度的相关性及血清和组织中SorLA浓度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EA术患者颈动脉内膜标本,通过ELISA法测定内膜组织和血清SorLA,通过病理切片判断斑块稳定性。结果:组织SorLA浓度(0.317±0.108ng/mg)与血清SorLA浓度(1.326±0.302ng/ml)无显著相关性(P=0.587)。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患者血清SorLA(P=0.694)和组织SorLA (P=0.087)浓度均无显著相关。结论:血清SorLA与组织SorLA浓度无显著相关,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和组织SorLA浓度均无显著相关。第三部分:血清游离SorLA预测CEA术后再狭窄的应用价值探究目的:探究血清SorLA与CEA术后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EA术后患者,统计其随访资料并测定其术前血清SorLA值,应用T检验和ROC曲线判断血清SorLA的应用价值,确定诊断界值。结果:内膜增生患者的血清SorLA平均值为1.648±0.246ng/ml,无内膜增生的患者血清SorLA平均值为1.278±0.281 ng/ml,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T=3.947,P<0.001)。以血清SorLA浓度1.44ng/ml为界值,预测内膜增生具有90.0%的敏感性,73.5%的特异性。结论:术前血清SorLA值与术后内膜增生呈明显正相关,当血清SorLA值为1.44ng/ml时可作为判断术后内膜增生的最佳指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第四部分:血清游离SorLA预测下肢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应用价值探究目的:探究血清游离SorLA与下肢缺血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9日至2015年1月30日住院的全部下肢缺血患者,根据SorLA=1.44ng/m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分别统计两组的再狭窄情况,评估这一界值的应用价值。结果:高危组共20人,再狭窄4人(20.0%),低危组共37人,再狭窄1人(2.7%),四格表卡方计算提示具有显著差异(P=0.010)。RR=9.0。结论:血清游离SorLA浓度大于1.44ng/ml时是下肢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可能成为判断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预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