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灾高温会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性能产生明显损伤,甚至使钢筋混凝土柱出现剪切破坏。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柱残余抗剪承载力的准确计算,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定和加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性能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以钢筋混凝土短柱为研究对象,从试验、损伤分析、实用计算三个方面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7根明火加热后钢筋混凝土短柱和1根未受火的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拟静力试验,考察了受火时间、轴压比和剪跨比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滞回耗能能力等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1)受火时间对火灾后短柱的抗剪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较显著,降低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抗剪承载力>刚度>耗能能力。轴压比为0.2的柱受火60min,90min,120min后,峰值荷载、屈服刚度和滞回耗能分别下降了19.47%、16.46%和1.78%,27.02%、24.05%和12.15%,37.50%、34.74%和13.40%。(2)轴压比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抗剪性能影响较大。承载能力和刚度先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增大,当轴压比较大时,承载能力和刚度反而略有下降。当轴压比从0.1增加到0.2时,峰值荷载及其所对应的刚度分别增加11.26%、7.16%,再增加至0.3时,峰值荷载及其所对应的刚度反而下降3.06%、8.97%。(3)剪跨比对火灾后短柱的抗剪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较显著,降低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刚度>耗能能力>抗剪承载力。相同受火时间后,与=1.577试件相比,剪跨比为=1.777、=1.977的试件峰值荷载及其所对应的刚度分别降低5.17%和11.79%、11.54%和30.92%,滞回耗能分别增加8.20%、23.47%。2.利用SAFIR分析软件分析纵筋配筋率、型钢含钢率对混凝土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算例计算结果表明:(1)钢筋对截面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影响较小,钢筋存在使保护层内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核心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忽略钢筋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是合理的。(2)型钢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受火180min内混凝土截面内型钢翼缘中心处和截面形心处温度计算结果最大分别相差17.1°C和98.7°C;高温下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抗火性能研究中需要考虑型钢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3)型钢混凝土构件火灾灾后性能评定中可认为核心型钢的力学性能基本上恢复。3.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位移角的增大,受火后试件的能量耗散系数在达到第一次峰值(位移角大致为1/500)后均出现先明显降低至最小值(位移角大致为1/75)后又增大的趋势,而未受火试件在达到峰值后只是略微降低,且呈现出一较长的平稳变化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未受火试件的能量耗散能力比火灾后的试件稳定。(2)当位移角比较大时,受火试件和未受火试件的能量耗散系数均出现显著增大的趋势,其中,未受火试件的增长幅度和趋势最为显著。这表明,破坏前试件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发展、能量耗散能力加强。4.针对Park经典损伤模型对本试验适用性的不足,提出修正后的Park损伤模型,协调了单调加载条件下和循环荷载条件下试件最大变形的关系,并结合试件破坏状态确立损伤评价准则。结果表明,火灾后RC短柱低周往复加载时的极限位移为常温下RC短柱单调加载时的0.924倍。5.计算了截面为300×300的方形柱火灾后混凝土强度随不同受火时间的平均折减系数,建议了该类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柱火灾后抗剪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可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安全性鉴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