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支撑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在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过程中对于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愈发严重。目前地下水污染是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又因为重金属对地下水的污染具有累积性、长期性以及难以治理等特点而成为该研究的重点。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不仅威胁生态系统安全,也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选择典型的城乡结合带和农村地区,查明该地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对重金属离子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定性定量的研究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来源,对于推进城市扩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也为当地政府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华北平原—滦河下游作为研究区域,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铁离子污染现状,并在2017年5-9月在研究区内连续采集5期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样品,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各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富集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以铁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中Fe3+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地下水中Fe3+和Pb离子的含量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并且沿着地下水流方向逐渐富集,污染呈面状分布。2)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该研究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即自然来源、人为活动和工矿企业的废水排放。并且Fe、Fe3+的来源具有较强的分异性,既有钢铁厂的排污影响,还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利用多元回归定量刻画了该地区地下水中Fe3+三个来源的贡献率,在五期对地下水中Fe3+离子的贡献率中钢铁厂排污最高达42.4%,自然因素的最大贡献率为43.4%,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最高达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