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社会弱势群体呈现扩大趋势,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清华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邓国胜等众多专家学者均认为中国需要发展第三次收入分配。本文系统化研究了专家学者对于第三次分配的各项成果,对第三次收入分配从概念上进行了的界定,从理论上理顺第三次分配和第一、第二分配的关系,进一步补充了第三次收入分配理论。
研究第三次收入分配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我国第三次分配发展现状的调查,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寻找到我国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第三次分配目前处在起步阶段,落后于国外慈善事业的发展步伐,形式单一、管理混乱、依靠政府过多、强行捐赠色彩浓厚、法律法规不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相脱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就在于明确我国第三次分配的理论范畴,发现我国第三次分配存在的诸多问题,力图从根源上挖掘矛盾所在。研究我国第三次收入分配的现状,通过借鉴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第三次分配发展经验,拓宽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形式,结合本国实际,从慈善文化氛围的创建、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税收政策的改革、促进政府在第三次分配中角色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组织进行分配的自主性、拓展捐赠渠道、提高企业和民众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积极性等多方面入手,探寻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分配发展新道路和新模式。这些探索可能是宏观的、偏理论上的,但确实都是在我国第三次分配发展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当前我国在第三次分配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对今后第三次分配的推进将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