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第三次分配意义、问题和对策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社会弱势群体呈现扩大趋势,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清华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邓国胜等众多专家学者均认为中国需要发展第三次收入分配。本文系统化研究了专家学者对于第三次分配的各项成果,对第三次收入分配从概念上进行了的界定,从理论上理顺第三次分配和第一、第二分配的关系,进一步补充了第三次收入分配理论。   研究第三次收入分配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我国第三次分配发展现状的调查,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寻找到我国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第三次分配目前处在起步阶段,落后于国外慈善事业的发展步伐,形式单一、管理混乱、依靠政府过多、强行捐赠色彩浓厚、法律法规不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相脱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就在于明确我国第三次分配的理论范畴,发现我国第三次分配存在的诸多问题,力图从根源上挖掘矛盾所在。研究我国第三次收入分配的现状,通过借鉴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第三次分配发展经验,拓宽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形式,结合本国实际,从慈善文化氛围的创建、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税收政策的改革、促进政府在第三次分配中角色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组织进行分配的自主性、拓展捐赠渠道、提高企业和民众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积极性等多方面入手,探寻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分配发展新道路和新模式。这些探索可能是宏观的、偏理论上的,但确实都是在我国第三次分配发展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当前我国在第三次分配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对今后第三次分配的推进将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信息化的技术服务是大势所趋.通过计量业务的网络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减少不规范的操
文章对冬春喜温蔬菜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蔬菜新品种洛椒条椒28号、洛椒条椒68号、公牛长茄亩产2 610.7kg、2 541.3kg、3 266.9kg,比对照增产6.76%、3.93%、8.2%,亩增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微课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微课教学意义对于推动新课程改革新教学模式的实践起着里程碑阶段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微课及其特点展开概述,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以供广大计算机教育者同行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提升;有效性  一、微课及其特点概述  (1)微课的含义  微课指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但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全面达到小康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谋求经济增长,无疑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首要目
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决定产业组织竞争性质和垄断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因素,能有效地反映行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