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宁夏段属黄河上游下段,全长397km,重点治理的平原河道长266.7km,根据其特性可分为三段。其中下河沿至仁存渡河段为非稳定性分汊型河道;仁存渡至头道墩河段为弯曲型河道;头道墩至石嘴山河段为游荡型河道。河道床质也不相同,仁存渡以上河段为沙卵石,以下河段为沙质。为了探索适宜黄河宁夏段河道特性和演变规律的整治方案、工程布局、工程措施及有关参数,开展黄河宁夏段河道坝垛冲刷坑和根石走失试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青铜峡市细腰子拜和陶乐县下八顷河段冲刷坑的试验研究,对冲刷坑的形成及根石走失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冲刷坑的形成与横向环流、上游回流和绕流丁坝造成流速及流态不均匀等因素有关;根石走失与根石在水中的稳定性和河床性质及坝脚附近冲坑有关。另外,对设计中通常采用的冲刷坑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演算和对比分析,除蒋焕章公式以外,马特维也夫、波尔达柯夫等都可选择应用。经过理论计算和试验观测研究,提出了仁存渡以下沙质河床,丁坝最大冲刷坑水深为10—13米,个别受主流持续顶沖的丁坝,最大冲刷坑水深可达20米。根据整治方案,结合治河实际情况,推荐了网罩护根防冲和混凝土四脚体护脚这两种比较有效的护根措施。该研究成果对黄河宁夏段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